白头秃鹫

White-headed Vulture Trigonoceps occipitalis

白头秃鹫(英文名:White-headed Vulture,学名:Trigonoceps occipitalis),是鹰形目鹰科白头秃鹫属的鸟类。是非洲中南部特有的中型猛禽。以独特的粉红裸头和珊瑚色厚重喙著称,广泛分布于开阔地带,但在保护区外数量急剧下降。白头秃鹫常是第一批抵达猎物尸体的猛禽之一,也猎杀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外形特征:体型中等,长度72至85厘米,翼展207至230厘米,体重3300至5300克。头部呈角状,裸露部分为淡粉色,喙粗壮且颜色鲜艳。雌鸟比雄鸟平均大2%,重17%,特征为白色次级飞羽。幼鸟头部覆盖白色绒毛,随后变为深棕色,虹膜成年为黄色,幼鸟为黑色至棕黑色。

鸣叫特征:在与同类争夺猎物时会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其余时间保持沉默。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燥的林地、灌木丛和树丛草原,不常见于更干燥的草原或茂密森林。成对居住,通常在固定范围内活动,可能具有领域性。幼鸟可能有广泛的分散。以腐肉为主食,也会猎食小型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在旱季,筑巢于高大的树木上,巢由树枝搭建,内部铺垫干草和毛发。每窝产一枚白色带红棕色和淡紫色斑点的蛋,孵化期51至56天,幼鸟110至120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其独特的黑白对比羽毛,尤其是白色次级飞羽(仅雌鸟有)和裸露的粉红色头部使其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塞内加尔至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南至纳米比亚北部,南非东北部和斯威士兰。在非洲中南部广泛分布。

其他:白头秃鹫自1940年代以来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全球估计不足5500只,其中约3685只为成熟个体。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头秃鹫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头秃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