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兀鹫

Rüppell's Vulture Gyps rueppelli

黑白兀鹫(英文名:Rüppell's Vulture,学名:Gyps rueppelli),是鹰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包括东非、中非和西非。以爱德华·吕佩的名字命名,曾广泛分布,数量估计约为3万只,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毒药中毒等原因,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作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有记录显示它们能飞至11,000米的高空。

外形特征:成年黑白兀鹫体长85至107厘米,翼展可达2.6米,体重在6800至9000克之间。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通体带有褐色或黑色斑点,腹部呈浅棕色,头部和颈部被白色绒毛覆盖。它们具有白领,眼睛黄色。通常它们非常安静,仅在巢穴内或尸体附近会发出声音。

鸣叫特征:在巢穴和尸体周围会发出尖叫和呱呱声,此外在繁殖季节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生活习性:黑白兀鹫是高度社交的鸟类,以群体形式生活,能够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飞行,每天飞行距离可达150公里寻找食物。它们偏好在6000米的高空飞行,拥有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血红蛋白变异体,使它们能更有效地吸收氧气。它们生活在非洲较为干旱的山区,如半沙漠和沙漠边缘地带,筑巢于岩石悬崖或金合欢树上。通常在日出后两小时,随着热气流上升,它们离开巢穴,在平原上觅食。它们有时也会攻击活的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长时间雨季后,但可能因降雨触发,以便幼鸟在干燥季节结束时,即尸体最为丰富的时期孵化。繁殖期在西非和东北非为10月至翌年5月(主要集中在10月至12月),而在东非全年都可记录,主要在肯尼亚的6月至8月。筑巢由双亲共同完成,巢穴是一个直径约60厘米、深约20厘米的棍枝平台,内铺草和绿叶,位于悬崖的开放平台上。巢材常从其他巢穴中获取。同一只巢可连续使用长达20年。每窝产一枚蛋,偶尔记录到两枚,可能是不同雌鸟在同一巢穴产下的。孵化期大约55天,雏鸟出生时覆盖灰色绒毛,孵化前重量接近180克,由双亲共同照顾。雏鸟在体重超过7000克时离巢,大约需110天。

区别辨识:非洲白背兀鹫相比,黑白兀鹫体型更大,全身带有褐色或黑色斑点,下身呈白褐色,头部及颈部有白色绒毛覆盖。两者可通过颜色模式和体型差异进行区分。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包括东非、中非和西非的干旱山地和草原地带,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山脉。

其他:自1992年起,黑白兀鹫开始出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自1997年以来每年都有记录,主要在卡迪斯和直布罗陀海峡地区,但也向北延伸。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白兀鹫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