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朱雀(英文名:Red-fronted Rosefinch,学名:Carpodacus puniceus),是雀形目燕雀科朱雀属的大型雀类,主要栖息于高海拔的裸岩灌丛和稀疏小树林中,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流石地带。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分布于俄罗斯、帕米尔、尼泊尔、锡金、印度以及中国的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雄鸟体长约20厘米,体重42-51克,具有弯曲的喙和沟槽状的下颌。繁殖季节的雄鸟额头、脸颊、耳羽及胸部鲜红或深红色,雌鸟全身呈暗褐色条纹,没有面部图案。雄鸟的头部和背部灰色带暗褐色条纹,背部下方无条纹,臀部亮粉色,上尾覆羽棕色,尾巴深棕色边缘较淡。雌鸟头部和上身灰褐色,宽黑条纹,臀部颜色较淡,可能偏黄或黄色。幼鸟似雌鸟,但颜色更暗,条纹更重。
鸣叫特征:红胸朱雀的歌声罕见,通常在岩石顶或地面发出短促的"twiddle-le-de"和一系列响亮、悠扬、哀婉的下滑口哨声,如"see-e chit chit tew tew tu tu"或"whi chi chittur-chittur",重复短暂停顿后。叫声为响亮、愉快的口哨声,类似"are-you-quite-ready?",有时连续发出干燥上升的"je-jee-jeer"或"dzhee-oo, dzhee-oo",可能是警报或焦虑的声音。
生活习性:红胸朱雀主要以种子、花蕾、花瓣和浆果为食,包括玫瑰(Rosa)、Caragana和高山植物的果实。它们在开阔地带或灌木下觅食,常在融雪边缘活动,使用强健的喙挖掘雪地和岩石间的土壤。它们警惕性高,但通常温顺,容易接近;当受惊扰时,飞行强劲,但不会飞得很远。单独、成对或小家庭群(最多六只)活动,非繁殖季节可能数量略增。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底至8月,一夫一妻制。巢穴为粗草、植物纤维、根和动物毛发制成的厚实杯状结构,建于岩石架或矮树基部。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至蓝绿色,散布黑色斑点。更多繁殖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雄性红胸朱雀与体型相似的大朱雀及拟大朱雀的主要区别在于腹部的灰色,与体型较小、色彩相近的红眉火尾雀的区别在于腹部具纵纹且体型更大。雌性红胸朱雀与大朱雀或拟大朱雀的雌鸟相比,具有更多的橄榄色调和腰部黄色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帕拉地区的阿尔泰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流石地带、沼泽、悬崖: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西部和阿富汗东北部,穿过青藏高原至青海和甘肃,向南延伸至缅甸北部和中国南部。冬季会进行一些海拔迁移,降至海拔3000-4600米。
其他:红胸朱雀在部分地区的数量不多,红色(成年)雄鸟通常少于雌鸟和幼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胸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胸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