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朱雀

Pallas's Rosefinch Carpodacus roseus

北朱雀(英文名:Pallas's Rosefinch,学名:Carpodacus roseus),是雀形目燕雀科朱雀属的鸟类。雄鸟头部和胸部鲜红,顶冠和喉部饰有银色鳞状斑。雌鸟褐色,腹部洁白,胸部具条纹,头部橙褐。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分布于低海拔山区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偶尔出现在平原的榆、柳树林中。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头部至颈背呈深粉红或粉红偏红,头顶至眼眶处银白色鳞状斑显著,背部灰色带暗色条纹,其余上身部位为富丽的玫瑰粉色,下背至臀部深粉红。雌鸟头部和面部浅棕,前额至头顶泛金黄或淡橙,上体似头顶,但黑褐色条纹更重,下背至臀部粉红或橙红,腹部白色,胸部具暗褐色细纹,两侧灰或淡粉色,尾下覆羽微白带粉晕。幼鸟似雌鸟但色泽暗淡,缺乏头部和面部明亮的色调,上体羽毛边缘灰白,臀部淡或白米色。

鸣叫特征:发出短促的'fee'声,柔和的'tsiiin'或'chiiin'声,以及压抑的单音或双音哨声'chee-chee',还有响亮的金属声'tsuiii'和类似禾雀科的'dzih'和'chek-chek'。

生活习性:栖息于西伯利亚松、落叶松、桦树森林,云杉和冷杉林,高山草地,灌木丛生的山坡稀疏植被。在非繁殖季节,出现在相似的低地环境,包括开阔的落叶林和灌木丛,河谷旁的矮松和白杨林,农田边缘,偶尔公园和花园。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至8月,可能产两窝。雄鸟在树木和灌木上方缓慢拍翅并展尾进行歌唱飞行。巢由树枝、草、植物纤维、苔藓、动物毛发和羽毛构成的大而深的杯状巢,通常离地面1-6米,隐藏在针叶树密集处,靠近树干。

区别辨识:雄鸟与普通朱雀区别在于北朱雀的额和喉具有银白色鳞状羽,且翼上具两道淡粉色横斑,而普通朱雀雌鸟整体褐色更淡,纵纹较少。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

地理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中部、远东至鄂霍茨克海沿岸,南至远东北哈萨克斯坦、蒙古北部、阿穆尔地区和萨哈林岛北部。非繁殖区扩展至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北海道至四国。

其他:北朱雀在中国并不繁殖,秋冬季有部分成鸟和亚成鸟越冬,春季离开。喜好群体活动,以野生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和谷物种子为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北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北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