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翅朱雀(英文名:Sharpe's Rosefinch,学名:Carpodacus verreauxii),是雀形目燕雀科朱雀属的中等体型的朱雀。其命名以英国博物学家Richard Bowdler Sharpe为纪念。雄鸟上部呈深酒红色,下部淡粉红,拥有显眼的白色眉纹;雌鸟灰褐色,腹部条纹明显,长而略凹的尾巴。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云南及西藏,以及缅甸东北部有分布,夏季繁殖于高山草甸边缘,冬季则移至较低海拔。
外形特征:点翅朱雀体长约15厘米,具有修长的身材和相对较小的喙,尾羽长且略呈凹形。雄鸟头部至颈背深紫红色,带有黑色条纹,眉纹极淡,几乎白色;脸部、耳羽及脸颊深红色,夹杂粉色条纹;背部棕色,有黑色宽条纹,肩胛及背部两侧具淡粉色边缘;臀部对比鲜明的淡粉色。上翼深色,次级飞羽边缘粉白,中覆羽及大覆羽尖端淡粉或淡棕色;尾羽深棕色,尾羽边缘粉色。雌鸟上部橄榄灰至灰褐色,头至臀部有深黑色条纹,头顶至颈侧有淡色眉纹;上翼深棕色,飞羽边缘暖棕色,次级飞羽边缘淡黄白色;尾羽深棕色,边缘棕色;脸颊至喉部较浅,带黑色条纹;下体几乎全为暖棕色,下喉至胸及上腹黑条纹重;尾下覆羽淡棕色,几无条纹。
鸣叫特征:点翅朱雀的叫声为短暂、尖锐或刺耳的金属声'pink'。
生活习性:夏季,点翅朱雀栖息于林线附近的灌木丛及高山草甸,冬季则迁至竹林密集区域。它们通常羞怯,但在灌木顶部也会公开停留。以小型种子为主要食物来源,既在地面也在灌木中觅食。
生长繁殖:关于点翅朱雀的繁殖信息有限,一般认为繁殖期在夏季,栖息于海拔3000-4600米的环境,非繁殖季节则下降至2100-2900米的混合森林、草地斜坡带灌木和竹林。
区别辨识:点翅朱雀与喜山点翅朱雀区别在于:遗传差异显著,喙明显更小,上体有强而长的黑色条纹,雄鸟总体呈明显淡粉色而非暗淡粉色,臀部鲜亮粉色而非无明显淡色臀部,仅在暗色臀部羽毛中有少许粉色斑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北部)及缅甸东北部的高山地带;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西藏有分布,常见于海拔2000-45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高山针叶林中,也见于高山草原和低矮灌木丛,或林缘小溪、竹丛中及山边空旷地带。
其他:原被认为是喜山点翅朱雀的亚种,现已提升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点翅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点翅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