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岭雀(英文名:Grey-crowned Rosy Finch,学名:Leucosticte tephrocotis),是雀形目燕雀科岭雀属的鸟类。生活在北美极端环境,分布于俄罗斯东部至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这种鸟在夏季栖息于高海拔的岩石地带,冬季会降至较低海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棕色身体带有粉色翼下和腹部,头部前方为黑色,后方为灰色。是可能的北美洲最高海拔繁殖鸟。
外形特征:灰头岭雀体型中等偏大,体长约140至160毫米,翼展约33厘米,体重介于22至60克之间。背部和胸部呈棕色,其余下体部分和翅膀主要为粉色。额头和喉部为黑色,头部后方为灰色。腿短且黑,尾巴长且分叉。性别间差异不大,雌鸟和幼鸟相似。Pribilof和Aleutian群岛的亚种体型更大,长度可达170至210毫米,重42至60克,约为其他亚种的两倍大小。
鸣叫特征:灰头岭雀的叫声为嘈杂的‘chew’声,常在高山冰原上听到,是那里为数不多的生命迹象之一。
生活习性:夏季栖息于山地岩石岛屿和荒凉地带,偏好雪线附近的高山环境。非繁殖季节形成大群,有时与其他岭雀混群。以昆虫和种子为食,冬季常在开阔地带觅食,包括山地草甸、灌木地、路旁和耕作区。
生长繁殖:灰头岭雀在高山环境中筑巢,可能位于雪场和碎石坡附近。它们在六月中旬建巢,位置隐蔽,通常在地面或悬崖上。巢由苔藓、地衣、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发构成。雌雄双方共同收集筑巢材料,雌鸟负责建巢。每窝产卵3至5枚,由雌鸟孵化约两周。幼鸟出巢后继续被双亲喂养约两周。
区别辨识:与黑岭雀和褐顶岭雀相比,灰头岭雀的身体颜色更偏向牛奶巧克力色,翅膀、尾部和腹部有粉色亮点。头部灰色区域的分布因亚种而异,一些亚种仅在头部后方上方有灰色,另一些则整个脸颊为灰色。与黑岭雀的区别在于后者身体颜色更深,粉色区域更广泛。与褐顶岭雀的区别在于后者缺乏头部的灰色斑块,身体颜色更丰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俄罗斯东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在夏季,栖息于高海拔的岩石地带,冬季会降至较低海拔,有时进入森林和城镇,尤其是在有鸟食的地方。
其他:灰头岭雀曾于1983至1993年间与其他粉红腹岭雀合并为单一物种,但后来基于遗传、生化和形态学证据恢复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头岭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头岭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