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朱雀(英文名:Blanford's Rosefinch,学名:Agraphospiza rubescens),是雀形目燕雀科赤朱雀属的鸟类。别名: 红麻鹨子,中等体型的燕雀科鸟类,以其独特的粉红色调外观著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西部,包括尼泊尔、锡金、印度及中国西南部地区。其模式产地位于锡金。
外形特征:雄性赤朱雀全身多呈粉红莓红色,腹部白色,下腹及臀部淡粉红色;雌鸟则通体橄榄棕色,背部至尾上覆羽呈现较亮的红色,下体颜色较淡。幼鸟类似雌鸟,但色泽更为暗淡。成年雄鸟头部鲜红,除眼周区域,上体深红色,尾部暗棕色边缘带红,翅膀暗棕色,边缘及尖端红色,下体粉红至灰色,带有淡粉色尖端。雌鸟头至背部均匀橄榄棕色,部分带红棕色,尾部暗棕色,边缘暖棕色,脸及下体暗淡土黄色,中心下胸至腹部偏灰。
鸣叫特征:鸣声丰富,由重复的哨音组成,包括持续的‘cheep’声和金属质感的音符。
生活习性:栖息于亚高山带的松树林区,冬季可能下移至较高山脚地带。活动于地面,夏季成对活动,冬季则集结成群,最高可达30只。食物主要包括小种子。
生长繁殖:繁殖期可能始于2月,已知巢穴位于松树横枝上,离地面约7-8米。每窝产卵4-5枚,卵蓝底黑点,孵化期13天,雏鸟期14天,出飞后30天独立。确切繁殖行为资料有限。
区别辨识:与其他朱雀区别在于下体无纵纹,雌雄皆有光滑的羽毛,喙较薄且不呈圆锥形,翅膀更尖,尾巴较短。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西部,包括尼泊尔、锡金、印度及中国西南部的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越冬时,它们会下降到更低的海拔,通常在2500米以上,偶尔降至1500米或1370米。
其他:物种命名纪念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 Thomas Blanford。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赤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赤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