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鹨(英文名:Short-tailed Pipit,学名:Anthus brachyurus),是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鸟类。小型的鹨属鸟类。其特征为深褐色背部和重条纹胸部,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较短的尾巴。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包括安哥拉、布隆迪、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莫桑比克、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外形特征:短尾鹨体长约11.5至12.5厘米,雄鸟体重约15.5至16.7克,雌鸟体重约13.5至17.2克。头部具有不明显的淡色眉纹和较为明显的淡色眼圈;上体呈黑褐色,边缘带有暗橄榄色,臀部颜色较深;翅膀为黑褐色,翼覆羽边缘呈淡橄榄色;尾巴为深棕色,T5末端有浅色,T6为灰白色;下体为淡黄色,胸部有深黑色的条纹,喉咙、两侧和腹部也有条纹;下翼覆羽和腋羽为淡黄色;虹膜为棕色;上喙为深棕色,下喙为淡粉色;腿为粉色。与南非鹨相比,短尾鹨的尾巴更短,喙较小,上体颜色更深,喉部为白色,胸部条纹更重,眼圈更为明显。雌雄外观相似。幼鸟的上体为深棕色,边缘较窄,下体条纹更宽。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系列交替的滑音,通常在飞行中发出。叫声为轻柔的'sveet'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短草丛生地带,包括近期烧过的区域。在整个分布范围内较为罕见,不如其他鹨属鸟类显眼,常在受惊飞起时被发现。迁徙模式尚不清楚,可能是居民鸟、海拔迁移鸟、局部迁移鸟或非洲内部迁移鸟。在某些区域的出现模式具有季节性。
生长繁殖:在南半球夏季于德拉肯斯山脉的较低坡度繁殖,冬季则出现在海岸和泛滥平原附近。
区别辨识:与灌丛鹨(Bush Pipit)相似,但颜色更深,胸部条纹更重,尾巴更短。与南非鹨的区别在于尾巴和喙的长度、上体的颜色、喉部颜色、胸部条纹的密度和眼圈的明显程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包括安哥拉、布隆迪、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莫桑比克、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其他:在津巴布韦高地有一记录,可能为迷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短尾鹨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短尾鹨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