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鹃隼(英文名:Madagascar Cuckoo-Hawk,学名:Aviceda madagascariensis),是鹰形目鹰科鹃隼属的鸟类。又称马达加斯加鹃隼或马达加斯加鹃鹰,中型猛禽,体长约40至45厘米,翼展约90至100厘米。其分布局限于马达加斯加,常见于各种森林类型中,包括商业椰子和其他棕榈树种植园,以及次生林、森林边缘空地。偏好于森林边缘、城镇附近及退化森林附近的沼泽地带。
外形特征:马岛鹃隼成鸟具深褐色上体,头上的微小羽冠不明显;下体白色,胸腹部有厚重的褐色条纹,两翼下方有宽大的暗色横纹。尾巴长且窄,有较粗的暗色横纹。成鸟眼睛呈深褐色至暗黄色,虹膜较大,暗示其可能有夜行性习惯。幼鸟的眼睛呈棕色,上体更深的褐色,条纹更细,下体的标记更多,尾基处有更多白色。成鸟与幼鸟在体型上相似,但雌鸟稍大。成年马岛鹃隼的虹膜颜色独特,腿和喙的颜色为灰白或灰色,脚短。
鸣叫特征:马岛鹃隼发出一系列快速连续的 'wik' 声,结尾时略有颤抖;还有一种平静但穿透力强的中至高音哨声 'peeew' 或 'peeer',持续约1秒,每隔3至5秒重复一次。成鸟鼓励幼鸟跟随时会发出 'kweek-kweek' 声,觅食时会发出 'kiou ki-ou' 的叫声。
生活习性:马岛鹃隼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的森林地带,从低地雨林到海拔1600米的地区,偏好森林边缘和开阔地带,如村庄、城镇周围,偶尔在棕榈、金合欢和桉树种植园。它的饮食以小型爬行动物为主,如变色龙和壁虎,大型昆虫及其幼虫,如蚱蜢、甲虫、蜜蜂、黄蜂、蝉、螳螂和草蛉,以及两栖动物。它倾向于从树上猎食,滑翔至地面或树干捕捉猎物,通常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最为活跃。
生长繁殖:繁殖期发生在10月至12月,雄鸟通过空中特技表演吸引雌鸟,如倾斜、扑翼和飙升。巢建于树冠之间,高达14至29米,由两性共同构建,主要由活或死树枝构成,雌鸟独自安排巢材。每窝产1至2枚淡蓝色底色的白色蛋,可能带有小的灰色或棕色斑点,大小约为43.7毫米×35.2毫米,重量约为29.1克。孵化期约为31天,仅由雌鸟孵卵,雄鸟提供食物。雏鸟在43天后离巢,但在86天后才能独立。
区别辨识:马岛鹃隼与马达加斯加雕鸮极为相似,但可通过其翼下重横纹和尾部较少而较厚的暗色横纹来区分。此外,马岛鹃隼在停歇时头部较小且圆,眼睛突出,翅膀长而末端圆形。与马达加斯加雕鸮相比,它体型较小,头部更小,尾巴更长,翅膀更窄,腿部更短。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
地理分布:马岛鹃隼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全岛,尤其在西部、北部和东部较为常见,南部和中央高原则较为罕见。
其他:马岛鹃隼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画廊森林内的草原中比在湿润森林中更为常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马岛鹃隼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