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鹡鸰

White-browed Wagtail 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

大斑鹡鸰(英文名:White-browed Wagtail,学名: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又称白眉鹡鸰,鹡鸰科的大型成员,以黑色上身和白色下身为显著特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宽阔的白色眉纹。原生于南亚,常见于小型水体附近,已适应城市环境,甚至在屋顶筑巢。种名源于印度城市Madras(现Chennai)。

外形特征:大斑鹡鸰长约21厘米,拥有细长身形和标志性的长摆尾。雄鸟具有全黑的头部、背部及上尾,白色下体,以及从喙基延伸至头后的宽白眉纹。翅膀上有一明显的白色条纹,在静止和飞行中均可见。雌鸟通常颜色较暗淡,而幼鸟的黑色部分被灰褐色取代,下体呈脏白色,眉纹较短。虹膜深棕色,喙和腿黑色。

鸣叫特征:叫声丰富,发出清脆高亢的混合哨音,飞行时会发出响亮的三到四个音符的哨声和“psi-sit”的飞行叫声。

生活习性:常成对或家庭小群出现在各种水源附近,如溪流、河流、灌溉池塘、湖泊、水坑和井边,有时也会在稻田和草坪上活动。偏好水流平缓、有岩石和砾石浅滩的河流。栖息高度从海平面至1500米,主要在海拔915米以下,但在尼泊尔可达1700米,印度南部山区可达2200米。非繁殖季节,它们会在柽柳或芦苇丛中群居过夜,常与其他鹡鸰和燕子混群。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3月至6月,偶尔在9月至10月。一夫一妻制,领域性明显。巢由两性共建,用根、草和其他材料构成,内部铺以毛发或羊毛,通常靠近水源建于河岸洞穴、墙、建筑、桥下、树干或岩石裂缝、废弃的河乌巢或植被丛中。每窝产3-5枚卵,通常4枚;孵化和离巢时间未详细记录;幼鸟由双亲共同照顾。

区别辨识:白鹡鸰相比,大斑鹡鸰体型更大,从不具有额头的白色。雌鸟颜色较为暗淡,幼鸟的黑色部位呈现灰褐色。在印度次大陆的分布区,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宽白眉纹、黑色上体和白色下体来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从巴基斯坦北部向东至喜马拉雅山麓,直至不丹和孟加拉国,可能延伸至西藏东南部低地。印度南部山区可达2200米。在斯里兰卡为罕见冬候鸟。

其他:大斑鹡鸰是少数适应城市生活的Motacilla属物种之一,常见于住宅楼顶的水箱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大斑鹡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大斑鹡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