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胁火尾雀(英文名:Mountain Firetail,学名:Oreostruthus fuliginosus),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红胁火尾雀属的鸟类。新几内亚山区特有的一种小型雀鸟。雄鸟头部、背部和翅膀呈褐色,臀部鲜红,拥有橙黄色的喙和红色腹部。雌鸟下喙橙黄,上喙较暗,侧面略带红色。幼鸟全身褐色,喙全黑,臀部淡红。常见于山地森林边缘和亚高山草甸的灌丛边界。
外形特征:体长约13厘米,体重介于17.2至20克。雄鸟冠部灰褐,颈背至翅膀上部橄榄褐色,臀部和尾羽覆羽红色,尾羽棕黑色;喉部和下体烟灰色,胸部和侧翼有宽大的红色羽毛尖端。雌鸟下方呈淡褐色,胸部和侧翼的红色更淡,上喙大多黑色,虹膜红棕色。幼鸟除臀部和尾羽覆羽呈暗红色外,其余羽毛为褐色,喙黑色,逐渐从下喙基部转为红色,虹膜深棕色。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喵喵上升的‘huwee’声,受惊时会连续发出爆炸性的‘pit’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高海拔山区,偏好靠近亚高山草甸的山地森林边缘,以及南部山毛榉和班丹尼斯棕榈混生的森林。通常在草丛密集处、竹林或地面觅食,以草籽为主,亦食果实和昆虫。常成对或小群活动,较为隐蔽。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4月中,巢穴建于棕榈树高处,结构复杂,入口位于侧面,由草叶、姜科植物叶片、蕨类植物覆盖,内部铺细草,偶尔可见废弃巢穴中的木乃伊雏鸟。
区别辨识:与雪山或阿尔卑斯麻雀幼鸟相比,红胁火尾雀体型更为丰满,臀部红色明显。成鸟在栖息地具有独特外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具体范围在中央巴布亚山脉东部鸟类区系,海拔高度约2700至3680米,偶尔低至2000米。
其他:全球估计分布面积约为20,000至50,000平方公里,虽被认为不太常见,但因行为隐秘可能被低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胁火尾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胁火尾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