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颊梅花雀

Anambra Waxbill Estrilda poliopareia

灰颊梅花雀(英文名:Anambra Waxbill,学名:Estrilda polioparei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梅花雀属的鸟类。上体橄榄色,下体呈黄褐色,具有独特的橙红色喙和臀部,眼睛颜色较浅。这种鸟在草丛中成对或小群活动,常见于河流、沼泽和森林边缘的高草丛中,也出现在农业种植园,尤其是木薯种植区。其鸣声为鼻音的'nyert'声,通常与其他同类合唱。

外形特征:雄鸟的前额至颈背呈灰褐色,上体为暗淡的橄榄黄色,有微弱的条纹,臀部和尾羽覆羽为纯红色,尾巴深棕色,部分尾羽基部有红色边缘;眼下方为浅褐色,喉部白色,胸部浅黄色,腹部至尾下覆羽为黄色,两胁更深更棕色;虹膜乳白色,眼圈黑色;喙较厚,鲜亮的橙红色;腿为灰棕色。雌鸟体色略淡。幼鸟特征未描述。

鸣叫特征:发出鼻音的'nyert'声,常与其他个体合唱。

生活习性:栖息于高草丛和莎草科植物的沙质河岸、沼泽和河口的沙滩,也见于开放落叶林内或边缘的长草丛中,以及木薯种植园,靠近人类居住地。可能在严重雨季洪水后进行短距离移动,但在某些地区,至少在2001年10月底的观察表明,这种鸟类可能是定居的。以莎草和草类的小种子、象草种子和花朵为食,攀爬并附着在草茎上取食种子头。以小群体或大群(约30只)觅食,有时与橙颊梅花雀混群。

生长繁殖:推测在10月至11月洪水消退后繁殖;4月末观察到携带筑巢材料的个体,6月观察到雌鸟体内有大型发育中的卵黄。无其他繁殖信息。

区别辨识:与外观相似的橙颊梅花雀区别在于后者总是有橙色面颊斑(幼鸟颜色较暗淡)。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贝宁南部(下乌埃梅河)和尼日利亚南部(奥尼查、福卡多斯、努恩河、尼日尔三角洲、巴达格里)。

其他:自1980年以来,尽管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搜索,记录极少。2010年在贝宁东南部下乌埃梅泛滥平原发现了新种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颊梅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颊梅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