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卡织雀(英文名:Sakalava Weaver,学名:Ploceus sakalava),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鸟类。体型粗壮,喙大,为马达加斯加特有种,分布于北部、西部及南部低地至中海拔区域。繁殖季节时,雄鸟头部呈黄色,非常独特,雌雄两性眼周均有粉红色裸露皮肤。
外形特征:雄鸟繁殖期有鲜明的黄色头至胸上部,背部灰色至棕色,翼及尾深棕色,翼下覆羽及大覆羽具淡色边缘形成翼斑。腹部及臀部灰色,尾下覆羽淡白色。虹膜深棕色,眼周裸露皮肤呈红色,喙蓝灰色,腿暗粉色。非繁殖期雄鸟和雌鸟相似,但头部灰暗,眼周皮肤浅粉色,喙浅灰色。雌鸟头部灰色,脸颊及眉纹锈色,具双条纹,喉部灰白,下体较淡,喉部及尾下覆羽白色,侧身带些锈色。幼鸟似雌鸟,但整体更淡,头部尤其明显,喙角质色。
鸣叫特征:雄鸟的歌声是一系列复杂、高音调的责备声和嘶嘶声。叫声为沙哑的“chert”。飞行叫声为“treeyoo”。
生活习性:生活在开阔森林、灌木丛、种植园、草原及村庄。群居,常以群体形式活动,有时与其他鸟类混群。筑巢于繁忙的群体中,巢为凌乱的悬挂球状。
生长繁殖:繁殖时间受当地降雨影响,北部在9月至10月,西部在11月至翌年4月,更干旱的西南部则不规律,可能从8月开始到12月结束。主要为一夫一妻制,部分雄鸟可能为多妻制。巢由两性共建,呈药瓶状,入口延长成17至40厘米长的隧道,由草、叶茎和棕榈叶条编织而成,内衬柔软的植物纤维,离地面2至25米,通常位于树上,如猴面包树(Adansonia)和外来物种Gyrocarpus americanus。每窝产卵2至4枚,卵呈绿色,平均大小为20.5 x 15.1毫米。
区别辨识:与fodies相比,萨卡织雀体型更大,喙更粗,面部皮肤粉红色,面部图案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非洲:马达加斯加西北部,西部,南部。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萨卡织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