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织雀(英文名:Vieillot's Black Weaver,学名:Ploceus nigerrimus),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鸟类。以法国鸟类学家Louis Pierre Vieillot命名。其分布广泛,自尼日利亚东南部至苏丹南部,乌干达,肯尼亚西部,坦桑尼亚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安哥拉。过去曾被认为是与栗黑织雀同种,但基于显著的羽色差异而被区分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成年雄性大黑织雀通体黑色,具黄色虹膜,喙黑色,腿灰至棕褐色。雌鸟上体暗绿色,顶冠及颈背有微弱的暗色条纹,背部条纹较宽,臀部无条纹;尾及上翅深棕灰色,翼羽有橄榄绿边缘,覆羽具淡黄边;脸侧和喉部淡黄,胸带宽阔,腹面黄至橄榄色;虹膜浅棕色,喙暗灰色,腿棕色。雌鸟和幼鸟相似,但额及顶冠无条纹,覆羽有黄边,下体更黄;虹膜最初暗灰,后转棕色,最终变为黄色。
鸣叫特征:鸣唱为沙哑的喋喋不休的短语;短歌为chrrr-szee-zuit声,在领地争执和求偶时远离巢穴发出,雌鸟入巢时也会鸣叫。防御时发出尖锐的chak声,报警时发出类似叫声;叫声可组成不规则的短语,例如tsuk-way-tsik、way-tsik-tsuk-tsik,也能发出哨音sweet、上滑音way-yee和重复的tyo-tyo-tyo-tyeew。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空地,常出现在村庄、林木区域和高草草原;与森林带紧密相关,但不在完整的森林中。海拔可达喀麦隆的1300米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2000米。通常居住在混合物种昆虫食群中,特别是在咖啡种植园中与灰背织雀相伴。食谱主要是昆虫,也可能包括种子、浆果和开花树的花蜜。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尼日利亚为2月,喀麦隆全年除8月,加蓬为12月至2月、4月和7月,中非共和国为7月至8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为11月、中部草原为4月和8月至9月、卢科尔拉为7月至2月、伊托姆贝可能全年繁殖(确认于2月、7月至8月和11月);苏丹为8月和11月,乌干达全年(高峰为2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肯尼亚为7月至9月,安哥拉为10月至3月。一夫多妻制,每只雄鸟领土内有多达五只雌鸟。筑巢于芦苇、高象草、棕榈、竹子或树木(如Musanga、Mangifera indica、Pachylobus edulis)中,高达25米。巢由雄鸟用棕榈叶条或草编织,内部由雌鸟铺垫草籽头。卵为两枚,淡蓝色,偶尔厚端有少许紫色斑点,大小为21.1-25.4mm×15-17.4mm(喀麦隆)或22-26.2mm×15.4-17mm(刚果民主共和国)。
区别辨识:雄鸟与栗黑织雀非常相似,但体型更大,偏好更开阔的栖息地,且具有明亮的黄色而非灰色的眼睛。雌鸟具有更丰富的赤褐色侧面和尾巴。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尼日利亚至苏丹南部,乌干达,肯尼亚西部,坦桑尼亚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安哥拉。
其他:与黑头织雀形成混合殖民地,有时在人类住区附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黑织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