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织雀(英文名:Lesser Masked Weaver,学名:Ploceus intermedius),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鸟类。不同于其他同类的粉红色腿。繁殖季节,雄鸟展现黑色面罩,延伸至头顶,而雌鸟外观普通,但具有醒目的淡色眼圈和白色腹部。该物种在非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黑脸织雀体长约13厘米,体重介于17至27克。繁殖期雄鸟头部前额、前冠、颊、耳羽、下颏及喉部呈黑色,后冠橙栗色,颈背和颈侧黄色;背部绿黄色,有狭窄的中央条纹;上翼和尾橄榄棕色,飞羽和尾羽边缘泛黄;胸部上部带有橙栗色,下胸、腹部、腹侧、大腿和尾下覆羽黄色。雌鸟繁殖期前额、冠、颈背橄榄绿色,带轻微条纹,背部橄榄绿色且重条纹,臀部黄绿色;翅膀和尾巴暗橄榄棕色,有较浅的羽缘,尤其是翼覆羽;脸颊和耳羽橄榄色,泛黄,下颏、喉、胸淡绿黄色,渐变为下腹白色,腹侧、大腿和尾下覆羽泛黄。非繁殖期雌鸟和雄鸟外观相似,但雌鸟下部颜色更淡。幼鸟类似非繁殖期雌鸟,但上部更棕,下部更白,虹膜深棕色,喙角质色。
鸣叫特征:黑脸织雀的鸣唱为长而尖锐的叫声,间杂着喋喋不休的音符和其他元素,'swizzzzzz jubjub swizzzurrrrrrrr'。呼叫音为'pew-pew-pew'和'tsop-tsop'。
生活习性:黑脸织雀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毛虫、蚱蜢、白蚁,也吃种子、桑葚、紫荆花,甚至花蜜,尤其是在龙舌兰属植物上。偶尔在花园里啄食玉米粥。它们常在河流林木的树冠层觅食,探查叶片和花朵中的昆虫。面部可能因吸食花蜜而沾满花粉。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为1月至5月,卢旺达为10月至11月和3月至5月,埃塞俄比亚为3月、5月至7月和9月,在索马里为6月,在乌干达为3月至6月;除肯尼亚8月至11月外全年繁殖,高峰在4月;坦桑尼亚2月至4月,安哥拉12月和3月,赞比亚9月至2月,马拉维11月至3月,莫桑比克11月至2月,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及南非9月至2月。雄鸟一夫多妻制,每只雄鸟有两到三只雌鸟。群居繁殖,每处最多60个巢,有时与其它种类共栖,如红眉苇莺、金顶织雀、红顶织雀等。雄鸟在巢边展示,快速扇动翅膀,展开尾羽,同时摇晃头部并歌唱。巢呈肾形,有约5厘米长的入口管,由雄鸟用草条建造,放置在芦苇丛中或水边树上,离地面1至3米,由雌鸟用草穗内衬。平均产卵2至3枚,白色或淡蓝白色,平均大小21.4×14.7毫米;孵化仅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天;雏鸟由双亲喂养,雄鸟喂食频率仅为雌鸟的一半,巢期15天。在南部非洲地区,有2.6%的巢被迪德里克杜鹃寄生,东非也有报道。在肯尼亚的一个群落中,超过30%的巢穴中发现弃卵,多数单卵不育。非洲鱼鹰和绿猴在某些群落中会袭击巢穴;非洲扁头蛇是赞比亚和其他地方常见的蛋和雏鸟捕食者。
区别辨识:黑脸织雀与其它淡色眼圈的织雀的区别在于其灰石色而非粉红色的腿,以及繁殖期雄鸟的黑色面罩和黄色王冠。在非繁殖季节,可通过其淡色眼圈和白色腹部来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南非。
其他:黑脸织雀在其分布范围内常与村织雀和红嘴牛织雀共同筑巢,是迪德里克杜鹃常见的寄主。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脸织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