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麻雀(英文名:Zarudny's Sparrow,学名:Passer zarudnyi),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鸟类。属于小型鸟类,体长13.5-15厘米,嘴短粗呈圆锥状,上下嘴闭合无缝隙。雌雄羽毛颜色有区别,上体棕黑斑杂。主要分布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干旱灌木丛地带,历史上曾记录于伊朗,但现在可能已在那里绝迹。
外形特征:灰麻雀体长13.5-15厘米,拥有短粗且强壮的圆锥状嘴,闭合时上下嘴间无缝隙。雌雄羽毛颜色有明显区别,上体呈现棕、黑色斑杂状。雄鸟有明显的黑色面罩,延伸至眼后,背部和肩部灰色,翼上有显著白色斑块;雌鸟类似雄鸟,但黑色部分减少,更偏棕色。初级飞羽共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边缘在羽基和近端处形成略显横斑状,尤其在飞行时可见。
鸣叫特征:灰麻雀的鸣叫声特征未详细记载,据报告其声音与红额金翅雀的叫声相似,也有说法其颤音丰富,某些声音类似于家麻雀的啾啾声。
生活习性:灰麻雀栖息于裸露、岩石或沙平原地带,偏好稀疏树木和灌木丛,尤其是沙枣树(Ammodendron conellyi)和白梭梭树(Holoxylon ammodendron)。以沙漠灌木和地面植被的种子为主食,尤其是Aristida pennata的种子。也会食用甲虫、蚱蜢、鳞翅目幼虫和蜘蛛。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但在地面觅食。成对或小群体活动,非繁殖季节形成小群。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月至8月,每年繁殖两次。独居或小群繁殖,每棵树可能有4到5个巢。巢由双方共同建造,形状为穹顶,入口向上倾斜至巢杯,主要由干草和小枝构成,内部铺垫柔软的植物纤维和羽毛,位于离地1.5-4米的树枝上。每窝产2-6枚(极少数7-8枚)蛋,双亲轮流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异步孵化,由双亲喂养,巢期12-14天。
区别辨识:灰麻雀与荒漠麻雀相比,翼和喙较短,尾较长,雄鸟面部面罩更明显,黑色更深,上体更灰,尤其是臀部几乎同色,背和肩部较棕色直到晚冬。翼覆羽图案不同,大覆羽面板更白,前翼黑色(覆盖物的前缘)在荒漠麻雀中明显,而在灰麻雀中不明显。雌鸟羽毛通常略带棕色,头部和胸脯黑色减少且更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灰麻雀并非全球受威胁物种,但在土库曼斯坦被列入红名单,有证据表明其数量近期有所下降。
地理分布:灰麻雀主要分布在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旱灌木丛地带。历史上曾在伊朗东部霍拉桑省被记录,但目前似乎已在该地区灭绝。
其他:尽管灰麻雀与荒漠麻雀在分类学上曾被视为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但由于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独立的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灰麻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