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喉太阳鸟

Mrs. Gould's Sunbird Aethopyga gouldiae

蓝喉太阳鸟(英文名:Mrs. Gould's Sunbird,学名:Aethopyga gouldiae),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俗名: 桐花凤,雄鸟前额至后颈、耳后块斑、颏、喉绿色带金属光泽,眼先、颊、头侧黑色,颈侧和背暗红色。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南部,活跃于海拔1000-3500米的森林环境。

外形特征:雄性蓝喉太阳鸟长约14-15厘米,重约6.5-8克,具有亮丽的金属紫蓝冠、耳羽、喉部及颈部侧面,红色眉纹、头部侧面、颈、颈背,黄色下背部,金属紫蓝色臀部、尾上覆羽和尾羽;雌鸟较为暗淡,头和颈灰橄榄色,上体橄榄色,臀部黄色,下体黄色或黄灰色。幼鸟类似雌鸟,但上体更绿,下体更亮黄,尾羽尖端较白,下颌浅色。

鸣叫特征:鸣唱为强有力的、尖锐的锯齿状声音。叫声包括尖锐的剪刀般的“tzit-tzit”,有时快速重复;警报声“tshi-stshi-ti-ti-ti”;中间音调上升的“squeeeee”。

生活习性:生活在各种森林类型,包括橡树林、山顶森林和针叶林,海拔1200-4270米繁殖,冬季降至330-2700米。主要以花蜜、蜘蛛和昆虫为食。在所有层次活动,常见于较低的枝条和灌木丛中,特别是在槲寄生和杜鹃花附近。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尼泊尔的3月中旬至6月中旬,印度为4月至8月。巢呈梨形或椭圆形,由植物绒毛、纤维材料、绿苔藓、草屑和蛛丝构成,内衬柔软的棉绒,悬挂于低矮的灌木或荆棘上。每窝产卵2-3枚,白色,带有淡红褐色斑点。

区别辨识:雄性蓝喉太阳鸟与其他太阳鸟相比,拥有独特的金属紫色头部装饰和鲜艳的红色身体,雌鸟则通过其橄榄色的上体和黄色的臀部识别。亚种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颜色的饱和度和分布区域上。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南部,包括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北部等地。在较高海拔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

其他:蓝喉太阳鸟在某些地区可能只是迷鸟,如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东北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喉太阳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喉太阳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