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太阳鸟

Apo Sunbird Aethopyga boltoni

阿波太阳鸟(英文名:Apo Sunbird,学名:Aethopyga boltoni),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菲律宾棉兰老岛中部与西部高山地区特有种,曾被视为托博利太阳鸟的亚种,现分为指名亚种与马林当亚种两个亚种。它体型小,具长而弯的喙,雄鸟体下亮黄、胸具橙红斑与红色肩前羽,雌鸟色较暗淡。主要活动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苔藓森林,分布极为局限。

外形特征:雄鸟指名亚种头深灰色,背与上翼橄榄绿,额缘带金属灰绿色,臀部淡黄;尾长而渐尖,黑色具金属绿光泽,除中央两对外,各尾羽端白;下体黄色,侧缘暗灰,胸部具橙黄斑及亮橙色胸羽。雌鸟头较淡橄榄灰,翼覆羽及下背更绿,臀部黄色范围小但仍明显;颏白,喉至上胸橄榄灰具不明显淡色纵纹,下体淡黄,胸下部染橙;尾下覆羽中央三对具大灰端。幼鸟较成鸟色淡,雄幼鸟缺橙色及胸羽。嘴黑色下弯;虹膜暗红;跗跖及趾黑褐,足底淡黄。体长9.9–13.3厘米,体重6.1–8.7克。

鸣叫特征:鸣声为快速、上扬、尖锐高音的颤音,约15音节,也可为快速、平调、渐慢的颤音,或连续“sip-sip-sip”“clip-clip-clip”。叫声包括持续2–3秒的数声上扬断音,停顿后重复;亦有急促连续的金属“twit-twit-twit…”,可转为哨音“whirp”,以及1–6个气泡般“peep”声,先分离后急促。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1500 m以上高山苔藓森林,马林当山记录可低至1050 米。常单独或成对在林冠或开花树丛中活动,常加入混合种鸟群。推测为留鸟,不迁徙。觅食行为及食物植物资料极少,未记录具体食物;在林间各层花树及灌木上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资料极少,均来自阿波山。两巢分别发现于7月(1904年)与1月(1995年,海拔2420 m)。巢为悬挂式袋状,距地约24 米,筑于小树枝、高草或蕨丛外,尺寸8 × 16厘米,侧入口约3厘米,以苔藓及蜘蛛、昆虫卵囊松散编织。卵、孵化期、雏鸟及育雏行为均无信息。

区别辨识:哈氏太阳鸟,相比,阿波太阳鸟腹部黄色而非白色;与特博利太阳鸟相比,后者下胸腹橙黄色更淡,胸羽更浅,雌鸟次级飞羽缘淡白,颏喉具白纵纹;与林氏太阳鸟相比,雄鸟尾上覆羽及耳羽金属绿蓝色更明显,雌鸟尾背具蓝光泽,次级飞羽缘更橙色,尾更短而嘴更长。同域内哈氏太阳鸟具更鲜明对比的灰头及褐尾;山太阳鸟雄鸟耳羽及翼覆羽金属蓝绿;雌菲律宾花蜜鸟臀部无明显黄斑。

保护现状:IUCN: NT(近危)。

地理分布:限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中部与西部的三座山峰:阿波山、基唐拉山和马林当山。历史上曾误报于帕里桑山,实为林氏太阳鸟

其他:种本名boltoni纪念1905年在菲律宾服役的美军中尉E. C. Bolton。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阿波太阳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阿波太阳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