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岛鸬鹚(英文名:Bounty Shag,学名:Leucocarbo ranfurlyi),是鲣鸟目鸬鹚科蓝眼鸬鹚属的鸟类。是分布于新西兰东南部邦蒂群岛的特有大型鸬鹚。体型庞大,足为粉色,上体黑色带蓝光泽,下体白色,翼上有明显白斑。繁殖季节时,喙基周围及脸颊的肉囊会变红。
外形特征:体长约71厘米,体重雄鸟2300至2900克,雌鸟2000至2700克。成鸟头部、背部及大腿外侧黑色,带蓝绿色光泽,翼上可见白色条纹。喙为暗灰色,带角褐色,尖端有黄色,繁殖季时面部皮肤变为橙红色,下颌有红色肉囊。幼鸟上体呈棕色,面部皮肤粉红或棕红。两性相似。
鸣叫特征:雄鸟在展示时发出柔和的‘corr corr’声和滴答声,以及‘he-he-he’声;雌鸟相对沉默。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洋环境中,活动范围广泛,既在海上觅食也在近海岸地带活动。善潜水,以鱼类、软体动物、头足类和甲壳类为食,捕猎时需浮出水面吞食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10月至11月间,筑巢于悬崖峭壁,巢由海藻、羽毛和泥沙构成。每窝产卵2至3枚,孵化期约28天,双亲共同育雏。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体型更大,前颈不全黑,面部皮肤更红,缺乏明显的黄色线条。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仅限于新西兰东部的邦蒂群岛。
其他:种群数量估计约为1733只,自1978年以来似乎保持稳定。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邦岛鸬鹚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