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枕花蜜鸟

Purple-naped Spiderhunter Kurochkinegramma hypogrammicum

蓝枕花蜜鸟(英文名:Purple-naped Spiderhunter,学名:Kurochkinegramma hypogrammicum),是雀形目太阳鸟科Kurochkinegramma的鸟类。体型较大,约15厘米,叫声独特刺耳。雄鸟拥有金属紫色的颈背、腰部和尾覆羽,下体黄色并带有浓密的纵纹。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至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热带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雄鸟体长约12.7至15厘米,体重7.8至15.2克;雌鸟略小,体重9.7至13.5克。雄鸟特征为暗橄榄绿色的上部,带有金属紫蓝色的颈带和下背部至尾上覆羽,尾部深橄榄色,外侧尾羽尖端白色。雌鸟缺乏金属光泽,体型更小。幼鸟描述未详。

鸣叫特征:鸣声为高音调且有力的“sweet-sweet-sweet, sweet, sweet”。叫声包括尖锐的“schwerp”,锐利的“chwep”和“tsit-tsit”。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包括泥炭沼泽森林、次生林、种植园、开阔的沼泽以及偶尔出现在花园中。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至少1200米。以昆虫、蜘蛛、花蜜、果实和种子为食。通常在5米以下的高度觅食,偶尔更高。会从蜘蛛网中寻找被困猎物。

生长繁殖:在马来半岛至少在3月和5月至7月间筑巢产卵,幼鸟记录显示自1月至10月;在婆罗洲,8月西北部(沙捞越)有产卵记录,1月至3月、5月至8月、11月和12月有活跃生殖器官的记录,1月北部(沙巴)有筑巢记录。巢呈梨形或不规则的垂挂球状,由草、根须、树皮、苔藓、干叶和蜘蛛网制成,内部衬有棉绒,固定在香蕉叶或棕榈叶片下方6米高的位置。每窝产卵2至3枚,蛋壳白色带有淡紫色斑点和灰色、黑色的不规则斑块。

区别辨识:与其他蜘蛛花蜜鸟和太阳鸟相比,蓝枕花蜜鸟的橄榄绿上部、条纹腹面和暗色略微弯曲的喙是显著的特征。雄鸟的金属紫色颈带和下背部是识别的关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泰国不常见;老挝南部部分地区常见;马来西亚半岛常见;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局部地区常见。在多个保护区出现,包括越南的Cat Tien国家公园、马来西亚半岛的Taman Negara国家公园、苏门答腊的Way Kambas国家公园和婆罗洲的Danum Valley保护区。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洋界,从缅甸至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覆盖了东南亚的大部分热带低地森林。

其他:曾被错误分类在Hypogramma属内,后发现该名称已被鳞翅目昆虫占用。最新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蓝枕花蜜鸟在Arachnothera属之外占据基部位置。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蓝枕花蜜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