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啄花鸟

Golden-rumped Flowerpecker Dicaeum annae

金腰啄花鸟(英文名:Golden-rumped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annae),是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鸟类。以纪念Anna Weber-van Bosse而命名。其自然栖息地位于小巽他群岛的低地和山区的湿润森林中。

外形特征:这种鸟上部橄榄绿色,下部淡黄色,两性均具有白色颊纹。雄鸟拥有显眼的黄色臀部,雌鸟则无此特征。幼鸟外观类似雌鸟,但下方更灰暗,喙色较浅,尤其是下颌部分。喉部和腹部更灰,颊纹不明显。

鸣叫特征:发出连续的高音“see”音符,最后三个音符较长且间隔较大。

生活习性:栖息于落叶、半常绿及次生林、林地和农田中,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530米(Sumbawa岛)和1800米(Flores岛)。单独、成对或小群觅食,以果实、花粉和槲寄生(Loranthaceae科)的花蜜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1月和3月至10月(5月为高峰期)于Flores岛。巢穴呈厚实的椭圆形,约130×65毫米,入口位于中间,由植物纤维、蜘蛛网和苔藓构成,装饰有树叶碎片。巢或直接固定于水平树枝顶端,或以45度角固定于斜枝。每窝产卵2枚,其余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厚嘴啄花鸟的区别在于其苍白的颊纹和全黑的下尾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属于限制分布物种,在北方努沙登加拉EBA地区局部常见至稀有。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新界的西部和中部小巽他群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金腰啄花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金腰啄花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