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姬鹟

Green-backed Flycatcher Ficedula elisae

绿背姬鹟(英文名:Green-backed Flycatcher,学名:Ficedula elisae),是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曾长期被视作黄眉姬鹟的亚种。其分布于中国东北部繁殖,冬季迁至东南亚。雄鸟头部及上体呈灰橄榄绿色,下体深黄色,翼上有白色斑块;雌鸟及幼鸟颜色较暗淡,上体橄榄绿色,下体淡黄色,羽端沾有橄榄色。

外形特征:绿背姬鹟体型中等,体长13-13.5厘米,体重11-12克,雄鸟平均比雌鸟大。雄鸟具有鲜明特征,头部两侧、眼圈和眉纹亮黄色,上体至背部灰橄榄绿,臀部鲜黄或柠檬黄;雌鸟和幼鸟类似,但整体色彩较淡,上体橄榄绿,下体淡黄,羽端沾有橄榄色。

鸣叫特征:绿背姬鹟的鸣唱是一系列快速的颤音,频率范围广,与其他姬鹟种类相似,但最高频率和频率范围更大。叫声包括低沉的“tok tok tok”或更柔和的“tchook tchook tchook”,尖锐的“tek tek”和细高的“pee”。

生活习性:绿背姬鹟栖息于温带和亚热带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繁殖于混合落叶林,包括杨树、柳树、桤木、榆树和桦树之间,海拔800米至1400米。迁徙时和越冬期间出现在更为开阔的林地,如选择性砍伐的森林、农田边缘的散生树木、海岸灌丛、红树林、公园和花园。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至7月,营巢于树桩、枯死或活树的空洞中,或树皮剥落处,巢高0.4-8米,平均2.5米。每窝产3-6枚蛋,孵化期12-14天,仅由雌鸟承担,雏鸟喂养期同样12-14天,由双亲共同承担。

区别辨识:绿背姬鹟黄眉姬鹟区别在于黄眼睑、窄短的眉纹、灰绿的头顶至背部、胸部橙色较淡、腹部黄色而非白色。鸣声的最高频率和频率范围均大于黄眉姬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区包括泰国、马来半岛,可能还包括朝鲜半岛南部。

其他:‘F. beijingnica’曾被认为是独立物种北京姬鹟,现已被专家确认为绿背姬鹟首夏雄鸟,不再是有效分类单元。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绿背姬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绿背姬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