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燕尾(英文名:Spotted Forktail,学名:Enicurus maculatus),是雀形目鹟科燕尾属的鸟类。其显著特征为银河般的白色斑点装饰着背部,这使其在所有燕尾物种中独树一帜。斑背燕尾广泛分布于东洋界,从阿富汗东部至越南中南部,偏好山区环境,常出现在多岩石的小溪流中。
外形特征:斑背燕尾的羽毛色彩鲜明,雄雌相似,具有黑色的冠部和颈背,白色的前额,以及黑白相间的深叉状长尾。翼上有宽大的白色条纹,背部点缀着独特的半圆形白点。幼鸟的外观类似于同属的其他种类,但斑点的形状和分布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斑背燕尾的鸣叫特征包括尖锐刺耳的“KREE”声,通常在飞行中发出;同时,它也会在栖息时发出一些尖锐的吱吱声,声音类似紫啸鸫,但音调较低,不那么尖锐。
生活习性:斑背燕尾栖息于海拔800-2000米的地带,尤其偏爱多岩石的小溪流环境。它们主要以水生昆虫和幼虫为食,偶尔也捕食小型软体动物。斑背燕尾在繁殖季节会迁移到较高的山地,冬季则下降至约600米的低地。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阿富汗为五月,而在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和其他地区则从四月持续到七月初。巢筑于湿润的环境中,通常位于岩石或河岸的洞穴中,有时直接悬挂在流水之上。巢由湿苔藓和苔藓根构成,内部铺垫着叶脉。每窝产卵3-4枚,颜色从淡奶油色到绿色不等,带有黄褐色和红褐色的斑点。
区别辨识:斑背燕尾与Leschenault's燕尾相似,但后者背部的白色斑点更为稀疏和小。斑背燕尾的斑点形状在不同亚种间有所差异,如guttatus亚种的斑点较为稀疏且小,而robinsoni亚种的斑点最小且相对稀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福建、四川、云南、西藏以及南疆诸邻国,包括阿富汗东部至越南中南部的东洋界区域。
其他:斑背燕尾在巴基斯坦局部频繁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较为常见,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数量增多。在缅甸和越南北部,它们的数量稀少至局部常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斑背燕尾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斑背燕尾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