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歌鸲(英文名:Common Nightingale,学名:Luscinia megarhynchos),是雀形目鹟科歌鸲属的鸟类。俗名: 夜歌鸲,亦称夜莺。体长约16.5厘米,呈暖褐色,以强大而优美的歌声闻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冬季迁徙至非洲南部。在中国,常见于新疆地区。
外形特征:成鸟上体为暖褐色,尾羽和臀部呈锈红色,下体白至淡黄色,胸部和两胁略带沙色。头部有黑色大眼,置于狭窄的浅色眼环中,具模糊的灰色眉纹。喙部暗色,基部肉色;腿为肉棕色。雌雄相似。幼鸟背部有斑点,尾部和臀部锈红色,下体呈沙色,有较弱的暗色斑点。
鸣叫特征:雄鸟夜莺的鸣唱丰富多变,包含口哨声、颤音、咔哒声和婉转的乐句,元素常常重复。叫声包括难以定位的‘teek’声、低沉的颤音和刺耳的嘶哑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茂密的低矮灌木丛和矮树丛,通常不超过2米高。偏好阴凉的林下环境。广泛分布于欧洲的开放林地、灌木丛、河岸植被、果园等地,冬季迁徙至非洲的森林边缘、次生林、河流林、灌木丛等。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月底至7月中旬,通常单窝产卵,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双窝产卵。巢建在低矮灌木基部或近地面,由枯叶和草构成,内衬细草、羽毛和毛发。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13-14天。幼鸟在10-12天后离巢,3-5天后能飞行,依赖父母15-30天。
区别辨识:与极相似的欧歌鸲相比,新疆歌鸲的下体无斑点,常带有变化的沙色,背部色调更温暖,尾部更鲜亮的红褐色。鸣唱差异明显,新疆歌鸲的鸣唱更为丰富和多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2月5日)。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亚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包括俄罗斯、欧洲大部分地区、北非、摩洛哥、阿富汗和亚洲部分地区。冬季迁徙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塞内加尔至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
其他:在英国,新疆歌鸲处于其分布范围的北部极限,近年来数量有所下降,被列入红色保护名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新疆歌鸲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