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翅鸬鹚(英文名:Flightless Cormorant,学名:Nannopterum harrisi),是鲣鸟目鸬鹚科 Nannopterum 属的鸟类。仅见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伊莎贝拉岛和费尔南迪纳岛的岩质海岸线。鸬鹚家族中唯一丧失飞行能力的成员,具有黑色背部、棕色腹部和醒目的蓝绿色眼睛。
外形特征:成年弱翅鸬鹚体长约89至100厘米,体重约2.5至5千克,雄鸟比雌鸟大。其上身、翅膀和尾巴呈黑褐色至暗灰褐色,头部有时略带淡绿色光泽,肩羽和翼覆羽常显得较浅灰。下体颜色较淡,从暗褐色至淡棕色不等,喉咙部分尤为淡色,接近淡黄白色。眼睛呈蓝绿色,眼周皮肤和鼻孔周围为深灰褐色。喙的颜色多样,一般呈灰暗色,但下颌和上颌边缘通常为棕橙色至粉红色,尖端较浅,常为黄角质色。腿为深灰黑色。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雄鸟的体型较大,喙较厚。幼鸟全身暗褐色至黑色,虹膜深褐色,喙和面部皮肤为黑色,但喉咙部位可能偏白至淡粉色。
鸣叫特征:成年弱翅鸬鹚在展示行为中会发出低沉的咆哮声,而在争斗时会重复发出嘶哑的‘aaha’叫声。
生活习性:弱翅鸬鹚主要栖息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岩质海岸,以海底猎物为食,包括鱼类、鳗鱼、章鱼和鱿鱼,通过追逐潜水的方式捕食。通常单独或两三只一起觅食,但在近海水域经常与其他海鸟形成混合群。这种鸟极不迁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固定的海岸线上度过。
生长繁殖:繁殖期全年都有记录,但主要集中在3月至9月,尤其是7月至8月,有时一年内会繁殖两次。以12对左右的小群体形式繁殖。巢穴由海藻构成,放置在离高水位线不远处的砾石或平坦的熔岩露头上,通常距离岩石海岸线100米以内。每次繁殖尝试都会选择新巢址和新伴侣。每窝产1至4枚蛋,通常为2至3枚,但通常只有两枚孵化成功。孵化期33至37天,平均约35天。雏鸟出生时无毛,之后会长出黑色绒羽。离巢期约60天,离巢后父母还会继续照顾约120天,有时更长,在后期主要由雄鸟喂养幼鸟,而雌鸟可能会开始第二次繁殖尝试。在74%的成功巢穴中,通常只有一只幼鸟能成功离巢。繁殖成功率较低,当食物供应充足时,每巢平均有0.6只幼鸟离巢。性成熟可在第二年达到,特别是在雌鸟中。寿命可能超过15年。
区别辨识:弱翅鸬鹚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大型、均匀的暗色体色和短小的翅膀,使其在所有鸬鹚中独一无二。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弱翅鸬鹚仅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费尔南迪纳岛和伊莎贝拉岛(西加拉帕戈斯)。
其他:弱翅鸬鹚在进化史上曾被归入Leucocarbo、Phalacrocorax或Compsohalieus属,但遗传学研究表明,它与N. auritus和N. brasilianus关系最近,属于当前的Nannopterum属。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弱翅鸬鹚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