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雁(英文名: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学名:Anser albifrons),是雁形目鸭科雁属的鸟类。俗名: 花斑、明斑、大雁,中型雁类,广泛分布于北极苔原区,从北美到欧亚大陆均有其足迹。此物种具有亮橙色的腿和喙,脸部和额头呈白色,腹部有黑色横斑,成鸟与亚成鸟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白额雁在繁殖季节栖息于北极的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越冬时则选择农田、湿地等开阔地带。
外形特征:白额雁体长64-81厘米,翼展可达130-165厘米,体重介于1.93-3.31千克之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白色边缘环绕着粉色的喙,背部呈鼠灰色,上翼覆羽颜色较浅。成鸟的胸部覆盖着灰色底色,点缀以深棕色至黑色的斑点和条纹,雌雄外表相似,但雄鸟略大。
鸣叫特征:白额雁发出的叫声高亢,类似“he-he”的音调,具有明显的两声部断音。
生活习性:白额雁在繁殖季节偏爱北极的苔原环境,冬季则迁徙至更为温暖的农田和湿地。它们通常成群活动,迁徙时多在夜间进行,日间则停留休息和觅食。白额雁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苔原植物、水边植被以及农作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6月至7月,白额雁在第3岁达到性成熟。它们通常在繁殖前的冬天形成稳定的伴侣关系。巢筑于干燥地带,如河岸或山岗顶部,由干草和绒羽构成。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为26-28天,幼鸟约45天后就能飞翔。
区别辨识:白额雁与小白额雁相比,体型较大,嘴较长,且嘴周围的白色斑块不延伸至额部,眼圈非黄色。与灰雁的区别在于,灰雁的脚为粉色,而白额雁的脚为橘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白额雁繁殖于北极附近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以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地遍布北美洲、欧洲南部至地中海周边,亚洲中部、东部和南部。
其他:白额雁曾是主要狩猎对象,近年来因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大幅减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额雁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