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鹟

Silverbird Empidornis semipartitus

银鹟(英文名:Silverbird,学名:Empidornis semipartitus),是雀形目鹟科银鹟属的美丽鸟类。拥有银灰色的上体和鲜明的橙色下体,成年个体容易识别。分布于非洲西部苏丹至肯尼亚西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常见于湿润的荆棘灌木丛、林地及耕作区。

外形特征:银鹟长约18厘米,体重约22-23克。头部及上体呈淡蓝灰色,颈部色彩延伸至喉侧形成钝尖,有时前额侧部可见橄榄色调斑点。翅膀上覆羽均匀银灰,尾羽渐变,银灰色,有时边缘微白。下体包括腋下和翼下覆羽均为明亮的赤褐色。虹膜深棕色至浅赭色,喙和腿黑色。雄雌相似,幼鸟上体羽具黑尖,下体为淡黄色至淡赤褐色,杂以暗褐色斑纹。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一串高音的啾啾声和哨音,甜美而丰富,类似鸫鸟或拟鹂的歌声,但音调柔和。

生活习性:银鹟栖息于有散落大树的金合欢草原和半干旱灌木林,也会出现在花园中。海拔高度从至少400米到1500米。通常为留鸟,但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北部有越界和迁徙的记录。以昆虫为主食,包括许多无翅的小昆虫,如蚂蚁,也会捕捉蚱蜢和鞘翅目昆虫。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在树顶或开阔的大树上显眼的枝头停留,从那里捕食昆虫,偶尔会飞向地面捕食。

生长繁殖:银鹟在湿季和干季繁殖,苏丹地区繁殖期为5月至8月,东非则在4月至5月及9月至2月。它们为一夫一妻制,单巢繁殖。巢由干燥的草和小荆棘枝条构成,内部铺以细草。常利用织布鸟旧巢,如白头水牛织布鸟、红头编织雀和白眉雀织布鸟的巢穴,巢通常位于离地3至6米高的荆棘树枝末端。修复和装饰织布鸟巢需一周以上时间。每窝产2枚蛋,孵化主要或完全由雌鸟承担。在圈养状态下,孵化期为13至15天,幼鸟离巢期为19至21天。圈养条件下最长寿命可达7年。

区别辨识:银鹟以其独特的银灰色上体和赤褐色下体组合与其它鹟科鸟类区别开来。幼鸟的外观与成鸟有显著差异,通过其复杂的斑驳羽毛图案和缺乏橙色下体可以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银鹟分布于非洲西南部及极南部苏丹、南苏丹、埃塞俄比亚西南部、乌干达北部及东部、肯尼亚西部和坦桑尼亚北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银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银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