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岛鸫(英文名:Izu Thrush,学名:Turdus celaenops),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一种独特的鸣禽,仅在日本的伊豆和琉球群岛发现,尤其在常绿阔叶林中较为常见。雄鸟个体上部橙棕色,下部橙色丰富,头颈部至胸部呈黑色,喙及眼环黄色,雌鸟色彩较淡,缺乏雄鸟的黑色兜帽。鸣声类似日本歌鸲。
外形特征:雄性伊岛鸫长23厘米,上部黑褐色,翅膀和尾巴深色,胸腹部橙红色,腹部中间白色至尾部有暗色条纹,喙黄绿色,眼环窄黄,腿褐色。雌鸟头部深棕色,喉部白色,有深棕色脸颊和喉部条纹。幼鸟上部棕色,具浅色条纹,下部淡色,有斑点。
鸣叫特征:鸣声为一连串3-5个嗡嗡颤音,音调变化,中间部分尖锐,有时以"tsizi"结尾,有时穿插突然的"chik!"音符。
生活习性:栖息于常绿森林,夏季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集中在树冠层捕食毛虫,冬季则食用果实、种子和无脊椎动物。在树冠和地面枯叶间觅食,有时也在开阔地带。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3月至6月,筑巢于低枝或地面,由草和树叶构成,外部覆盖苔藓,每窝产卵2-5枚,通常3-4枚,蛋壳白底带红棕色或紫色斑点。繁殖成功率受外来物种威胁影响。
区别辨识:雄鸟具有明显的黑色兜帽至下胸,雌鸟与幼鸟上部具淡色条纹,下部具斑点,与褐头鸫雌鸟和幼鸟相似,但有更广泛的黑色斑点。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伊豆群岛(从Toshima至Aogashima)和北琉球群岛(Yakushima、Tokara Islands),冬季部分个体迁至九州南部岛屿、Oshima及本州南部。
其他:面临引入物种的威胁,如西伯利亚鼬鼠、大嘴乌鸦和家猫,对其巢穴和幼鸟造成严重伤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伊岛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伊岛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