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地鸫

Red-backed Thrush Geokichla erythronota

红背地鸫(英文名:Red-backed Thrush,学名:Geokichla erythronota),是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的鸟类。具有醒目的栗色背部和白色面部斑块,黑色翅膀带有白色条纹,下部有大胆的黑白相间标记。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及附近的Buton和Kabaena岛,因森林破坏而变得罕见。

外形特征:红背地鸫长约20厘米,体重52-61克。成鸟头部至臀部为锈红色或锈栗色,翅膀黑色,有两条宽阔的白色翼带,飞行羽边缘白色,尾巴黑色,外侧羽毛尖端白色;眼上纹黑色;面颊和眉纹白色,眼周黑色,延伸至下巴至中胸处形成黑色条纹;胸部有宽白带,腹部白色至两胁,带有宽黑半斑点,看起来像条状;尾下覆羽白色;喙淡蓝绿色;腿肉色。雌雄相似。幼鸟肩羽有淡褐色条纹,脸部和喉咙更黄褐色,下体有锈黄褐色晕染。

鸣叫特征:哀怨的鸣声为一系列高音哨音,如'deee-der-doo'或'deee-der'。叫声包括'chak'音符和高音'peep'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低地和中海拔常绿阔叶林的深荫处,主要为原始森林,海拔低于1000米。在Kabaena岛上,栖息于未受干扰的闭冠次生林、沿溪流高度受扰的次生林、峡谷中的次生植被、腰果种植园、竹林和广阔灌木丛,海拔380-600米。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膜翅目(主要是蚂蚁)、异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高度陆栖,通常在地面0.5米以下活动,觅食时快速移动。在Kabaena岛,曾观察到跟随苏拉威西噪鹛群。

区别辨识:在有限的分布范围内,其独特的外观使它易于识别。幼鸟与成鸟相比,肩部有淡黄色条纹,脸部和喉咙颜色较淡,下体有锈黄色晕染。Kabaena岛的亚种在头顶至背部上部为黑色,这一特征至少在一次观察中出现在指名亚种中。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华莱士区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具体包括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及附近岛屿Buton和Kabaena。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背地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背地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