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顶地鸫(英文名:Chestnut-capped Thrush,学名:Geokichla interpres),是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的鸟类。黑色的背部与白色腹部形成鲜明对比。分布于东南亚的森林与林地,包括泰国南部、苏禄群岛、婆罗洲、爪哇岛以及小巽他群岛的部分岛屿。
外形特征:体长16-18厘米,头部呈深栗色,逐渐过渡到蓝黑色的背部,两翼上有宽阔的白色翼带。眼周有一圈不完整的白环,脸颊处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腹部白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喙部黑色,腿脚颜色从黄色至粉黄色不等。雌雄外观相似,幼鸟头顶的栗色延伸至背部,胸部锈褐色,腹部可见不规则的大黑斑。
鸣叫特征:鸣唱由一系列间隔开的清脆哨音、口哨声和颤音组成,富有旋律感,但音量不大。叫声包括尖锐的‘tac’声、细高下降的‘tsi-i-i-i’声以及响亮的‘turrrr-turrrr’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地带,既在地面觅食,也会上树。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蚯蚓、昆虫和蜗牛,偶尔食用果实。有时会与其他鸟类一起在结果的树木上觅食。
生长繁殖:具体繁殖细节尚不清楚,但观察到雄鸟会向潜在配偶传递蚯蚓。幼鸟吐出过一厘米长的黑色种子。
区别辨识:与胸背地鸫相比,体型较小,胸背地鸫具有黑色的头顶和红褐色的背部。Enggano地鸫背部橄榄赭色,眼周和耳羽上的白色较少。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在泰国和菲律宾罕见,马来西亚半岛稀少且分布局限。苏门答腊仅有两次记录。在小巽他群岛,曾因非法贸易导致数量急剧下降。
地理分布:分布于泰国南部至苏禄群岛(菲律宾南部)、婆罗洲、爪哇岛以及小巽他群岛的西部至中部,包括龙目岛、松巴哇岛和弗洛勒斯岛。
其他:在动物园中极为罕见,仅在欧洲私人鸟舍中有少量个体。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顶地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顶地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