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栗翅椋鸟

Somali Starling Onychognathus blythii

索马里栗翅椋鸟(英文名:Somali Starling,学名:Onychognathus blythii),是雀形目椋鸟科栗翅椋鸟属的鸟类。大型、光泽黑色的椋鸟,显著特征包括强大的喙和非常长而尖锐的尾巴,以及在飞行中显眼的红色翼板。雄鸟头部深色,雌鸟头部呈淡灰,易于区分。广泛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悬崖和岩石地带,主要见于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以及索科特拉岛。

外形特征:体型较大,全长约28厘米,体重约100克。全身羽毛大部分呈现均匀的紫黑色,带有金属光泽;初级飞羽为红棕色,末端有一条狭窄的黑色带。雄鸟的头部、颈部、侧面、下巴、喉咙和胸部均为纯灰白色。雌鸟的上述部位颜色较浅,为灰白色。幼鸟羽毛暗淡,呈烟灰色,虹膜为棕色。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音乐般的‘tleep’声作为飞行叫声,同时有粗糙的‘scraich’报警声,以及被描述为典型叫声的悦耳哨音。成对时,成员间会发出双音节的‘di-heed’接触叫声。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高海拔的干旱山区,繁殖季节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可达3800米(埃塞俄比亚巴勒山脉)。非繁殖季节会下降至海平面高度。以果实和昆虫为主食,如无花果、杜松、橄榄树和索科特拉龙血树的果实,以及甲虫、蜜蜂和蚱蜢等昆虫。偶尔取食花蜜和可能的花粉。通常形成小群,最多约20只,夜间会在深谷中形成大群休息。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埃里特里亚为4月,在埃塞俄比亚为4月至5月和9月,在索马里为5月,在索科特拉岛基于幼鸟的存在推测为11月至4月。一夫一妻制。巢穴由草和羽毛构成,不使用泥土,建于悬崖洞穴、道路堤岸或建筑物上,甚至在有人居住的帐篷的屋脊上。每窝产4-5枚蛋,蛋壳呈绿蓝色,带有红色斑点。

区别辨识:细嘴栗翅椋鸟相似,但在更干燥的环境中发现,喙更厚实,尾巴更尖锐。还与索科特拉和红翅椋鸟类似,但尾巴更长、更尖。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将其与其他椋鸟区分开来。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数量常见至局部丰盛。索科特拉岛上估计有33,000只个体。主要生活在干旱的山地,面临较少的直接威胁。在多个保护区中出现,例如Awash国家公园和Bale山脉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埃里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北部、吉布提、索马里北部。非繁殖区域:沿海地区。在非洲,具体分布于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和索科特拉岛。

其他:在索科特拉岛上,经常栖息在牛背上,从中受益,因为牛群会惊扰到猎物,椋鸟也会从牛身上移除蜱虫。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索马里栗翅椋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索马里栗翅椋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