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翅椋鸟(英文名:Chestnut-winged Starling,学名:Onychognathus fulgidus),是雀形目椋鸟科栗翅椋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非洲热带雨林,常见于低地森林,以光泽黑体和长尾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成年栗翅椋鸟体长28至35厘米,体重103至140克,体色深暗,雄鸟头部呈蓝黑色光泽,颈背、耳羽、头侧、颏喉为黑色带绿光泽,翼与尾部黑色具绿光泽,初级飞羽红棕色带宽黑边;雌鸟头部灰色,带暗绿色条纹,幼鸟较暗淡,虹膜棕色。
鸣叫特征:发出混合的嘶哑音与尖叫声,以及‘churng-chuzick’声;飞行时会发出哨音‘ti-ew’,也有其他双音节变体,停栖时很少鸣叫。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原始森林和旧次生林,有时在开阔地带和树木花园,海拔一般低于1000米,但在繁殖季节外高度移动,可能进行局部季节性迁移。主要以果实为主食,也吃Bombax的花蜜和昆虫,如白蚁、甲虫和蚂蚁。
生长繁殖:繁殖季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如利比里亚的10月至3月,科特迪瓦的9月至12月等。筑巢于棕榈叶基部、密集的附生植物中或树洞,高15至35米,有时使用赤颈鵟或棕榈鹫的旧巢,巢址可能连续多年使用。
区别辨识:大型暗色椋鸟,具长尾和重型喙。雄鸟指名亚种头部有光泽蓝黑色,雌鸟头部灰色,有暗绿色重条纹。hartlaubii亚种体型更小,喙明显较小,雄鸟头部和颈部有绿色光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西非相当常见,局部地区数量较多。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包括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和东部、乌干达以及安哥拉北部。
其他:具有高流动性,非繁殖季节中在一个地点停留时间通常不超过几天。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翅椋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翅椋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