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迪椋鸟

Rodrigues Starling Necropsar rodericanus

罗迪椋鸟(英文名:Rodrigues Starling,学名:Necropsar rodericanus),是雀形目椋鸟科罗迪椋鸟属的鸟类。曾广泛分布在印度洋的罗德里格斯岛上,现已灭绝。与毛里求斯椋鸟和留尼旺椋鸟亲缘关系最近,三者可能源自东南亚。罗迪椋鸟的存在仅由18世纪法国水手朱利安·塔福雷特的报告所记载,他在1725至1726年间被遗弃于罗德里格斯岛,观察到这种鸟栖息在近海的小岛Île Gombrani上。20世纪对它的分类和关系存在诸多争议。

外形特征:罗迪椋鸟体长约25-30厘米,体型对于椋鸟而言较大。它拥有白色或灰白色的身躯,翅膀和尾巴部分呈黑褐色,喙和腿为黄色。其头部骨骼与留尼旺椋鸟相似,但整个骨架相对较小。罗迪椋鸟的喙较短、较直,尖端较粗壮,下颌骨也更结实,这可能与它以地面觅食为主的生活习性相关。

鸣叫特征:据塔福雷特描述,罗迪椋鸟的叫声复杂,有许多不同的音调,如同美妙的歌唱,但具体鸣唱细节已无法考证。

生活习性:罗迪椋鸟似乎偏好在地面寻找食物,可能以罗德里格斯岛上的各种蜗牛、无脊椎动物以及腐肉为食。它可能在繁殖季节访问近海小岛,如塔福雷特所见,它在Île Gombrani上繁殖。这种鸟的生存依赖于岛屿上的海鸟群落和现已灭绝的陆龟,尤其是在繁殖季节。

生长繁殖:关于罗迪椋鸟的繁殖习性,我们所知甚少。根据塔福雷特的观察,它在夏季能够成功繁殖,因为那时他能获取到幼鸟。但具体繁殖期、巢穴构建、交配和孵化等细节已无从得知。

区别辨识:罗迪椋鸟留尼旺椋鸟在外观上有明显区别,尤其是喙部结构的不同。留尼旺椋鸟的喙较长且弯曲,而罗迪椋鸟的喙较短且直,且下颌骨更为强壮。此外,罗迪椋鸟的体型更大,颜色模式也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EX(已灭绝)

地理分布:罗迪椋鸟曾经广泛分布于印度洋的罗德里格斯岛,包括主岛和近海的Île Gombrani小岛。在人类到达该岛后不久,因鼠害导致的生态破坏,这一物种逐渐消失,直至18世纪彻底灭绝。

其他:罗迪椋鸟的灭绝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典型案例之一,尤其在引入入侵物种如老鼠后,对本地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罗迪椋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