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椋鸟

Indian Pied Myna Gracupica contra

斑椋鸟(英文名:Indian Pied Myna,学名:Gracupica contra),是雀形目椋鸟科斑椋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常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区的小群体中被发现。其显著的黑白相间羽毛和黄色带红基的喙使其易于识别。该物种在城市和乡村环境中常见,但不如普通椋鸟那样大胆。斑椋鸟能发出一系列由清澈音符组成的鸣叫声。

外形特征:斑椋鸟长约22厘米,体重介于76至90克之间。具有黑色的上体与白色的腹部,飞行时白色的臀部尤为显眼。头部主要为黑色,脸颊和耳羽为白色,前额和冠羽处有杂色纹路,特别是在东方个体中更为明显。眼周裸露皮肤呈深橙色,与白色脸颊形成鲜明对比。喙为黄褐色,尖端淡黄。腿为黄褐色。幼鸟较成鸟颜色暗淡,缺乏虹彩光泽,颊部呈脏白色。

鸣叫特征:斑椋鸟能发出多种声音,包括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以及‘staar-staar’警告声和‘shree-shree’警戒声。它们的歌声是由一系列响亮的颤音和一些嘶哑及嗡嗡声组成,比的歌声更悦耳。

生活习性:斑椋鸟偏好开阔地带,有散落树木和湿润地面的环境,经常靠近农田和人类居住区。它们主要在低地活动,高度低于800米,偶尔在更高海拔出现可能是逃逸个体。以昆虫、果实、花蜜和种子为食,尤其喜欢Ficus、Zizyphus、Syzigium和Lantana camara的果实。在地面觅食,也跟随牛群捕捉受惊扰的昆虫,或在耕地上随犁而行。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非繁殖季节时可形成多达30只的大群。

生长繁殖:斑椋鸟的繁殖期在印度为2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在东南亚为5月至7月,阿拉伯可能为4月至9月。一夫一妻制,但研究显示伴侣不会连续多年保持不变。有时形成松散的繁殖群落,偶尔两巢间距可达10至12米。巢由双方共同建造,为大型圆顶结构,宽60至80厘米,高35至50厘米,入口位于一侧,由树枝、草茎、根须、棕榈叶和羽毛等材料构成,内部铺垫柔软材料。巢建于高达15米的树上,城市地区也会建在电线杆、电灯柱或低至2米的地方。每窝产4至6枚淡蓝色蛋,平均尺寸为26.8毫米×19.8毫米,孵化期为14至15天,幼鸟由双亲喂养,孵化成功率在87%至92%,离巢成功率在52%至58%。

区别辨识:斑椋鸟黑领椋鸟同属,但斑椋鸟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嘴基为红色而非黑色,喉部为黑色而非全头白色。在印度次大陆,斑椋鸟黑领椋鸟可通过嘴基颜色和喉部颜色加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印度次大陆范围内普遍常见,但在西部较为罕见;在东南亚常见到相当常见。在日本、马来西亚半岛、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有引进种群。在台湾为稀有外来种,未建立稳定种群。在某些地区,如拉贾斯坦邦,其分布范围正在扩大。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基斯坦至中国西南部,主要在印度次大陆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向南延伸至安得拉邦,向东至孟加拉国。在东北印度(萨迪亚至蒂拉普和那加山脉)有sordida亚种,特征为肩部和颈背的条纹减少。在曼尼普尔南部至缅甸和中国云南有superciliaris亚种,特征为白色延伸至眼上方。在泰国和柬埔寨有floweri亚种。

其他:斑椋鸟曾因能模仿人类声音而在文化中受到欢迎,被视为有益鸟类,因为它们会吃掉被视为害虫的各种昆虫。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斑椋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