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弯嘴嘲鸫(英文名:Long-billed Thrasher,学名:Toxostoma longirostre),是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居民鸣禽,主要栖息于南德克萨斯州和东墨西哥。其外观与近亲褐弯嘴嘲鸫极为相似,但二者在分布区域上基本不重叠,除冬季时褐弯嘴嘲鸫会暂时进入长弯嘴嘲鸫的北部范围。长弯嘴嘲鸫拥有略显灰暗的头部,橙色或橙黄色的眼睛,以及长而略微弯曲的黑色喙,其背部呈红褐色,腹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
外形特征:长弯嘴嘲鸫平均体长26.5至29厘米,体重约70克,身形修长,尾巴较长。其头部为灰褐色,背部和臀部显现红褐色,翅膀闭合时呈现红褐色。下巴、喉咙、胸部和腹部颜色为白色或淡黄白色,胸部和腹部有鲜明的黑色椭圆形斑点。下翼为黄白色,虹膜通常为橙色或橙黄色,喙基部为粉灰色,下颚基部有时呈粉色。幼鸟的臀部有尘土般的条纹,下尾羽覆羽为黄白色。
鸣叫特征:长弯嘴嘲鸫的鸣唱丰富而悦耳,虽然偶尔略带粗糙,常常重复两到四次的短语。其标志性叫声为响亮、丰富的哨音 'cleeooeep' 或柔和的哨声 'tweooip' 或 'ooeh'。此外,还有尖锐的 'chak' 声,快速的 'chttr' 杨,以及在领地争斗中发出的 'tsuck' 和 'verrs' 声。
生活习性:长弯嘴嘲鸫主要栖息于密集的灌木丛中,偏好有棘刺灌木和树木的环境。它们在地面搜寻食物时,会活力十足地翻动树叶和其他覆盖物。雄鸟通常在春季至夏中期间在显著的枝头唱歌,以维护领地。长弯嘴嘲鸫的飞行接近地面,短距离且不规则,带有夸张的起伏。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4月至5月,巢建于密生植被中的低矮或中高处,由枝条、稻草和草构成的结实杯状巢。雌鸟产下2至5枚蓝白色带有红褐色和灰色斑点的蛋,孵化期大约24天,同步孵化。双亲共同承担孵化和喂养幼鸟的责任,持续13或14天。
区别辨识:与褐弯嘴嘲鸫的区别在于长弯嘴嘲鸫的面部更为灰暗,下颚基部无白或黄色,背部和尾部颜色更暗,腹部条纹更为明显,下尾羽覆羽每根羽毛有独特的暗色中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长弯嘴嘲鸫主要分布在南德克萨斯州北部至圣安东尼奥和阿拉纳斯,向南穿过西北墨西哥至中维拉克鲁斯,向东至科阿韦拉东部、圣路易斯波托西和伊达尔戈。在里奥格兰德河谷的繁殖密度最高,但因农业发展导致其大部分自然栖息地被破坏,导致1930年代至1970年代间在该地区的数量减少。尽管如此,人类活动创造的适宜栖息地似乎对该物种有所助益,使其在其范围内仍较为常见。
其他:长弯嘴嘲鸫在新墨西哥和科罗拉多州曾有迷鸟记录,但总体上,它在其分布范围内是永久居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弯嘴嘲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