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额䴓(英文名:Velvet-fronted Nuthatch,学名:Sitta frontalis),是雀形目䴓科䴓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南亚至东南亚地区,从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向东延伸至中国南部和印尼大巽他群岛(巴厘岛除外)。其显著特征包括深蓝的背部、鲜红的喙、黑色的额斑以及独特的叫声。通常栖息于有良好树冠覆盖的森林中,活跃于树干和树枝间。
外形特征:绒额䴓身长约12.5厘米,头部特征鲜明,拥有鲜红的喙、黄色的眼睛和眼圈,以及黑色的额斑和眉纹。背部呈亮蓝紫色,脸颊为淡紫蓝色,下体颜色较浅,偏黄褐色。雄鸟的黑色眉纹延伸至后颈,而雌鸟缺乏这一特征,且下体色调更暖。幼鸟的喙色较暗,下体色彩更偏向肉桂橙色。
鸣叫特征:该物种叫声清脆,常发出快速连续的‘sit-sit-sit’声,有时混杂着‘chip, chip, sit-sit-sit-sit-sit-sit-sit’这样的音节组合。
生活习性:绒额䴓主要栖息在各种类型的森林中,包括热带雨林、沼泽森林、半常绿森林、山地常绿森林、混合落叶林、干性龙脑香林等。它们在树干和树枝上寻找昆虫和蜘蛛为食,经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在低海拔区域较为常见,高度可达1500米以上。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印度北部为4月至6月,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为1月至5月。它们在树洞或裂缝中筑巢,内衬苔藓、毛发和羽毛。一窝通常产3到6枚白色带红斑的蛋。
区别辨识:与和相比,绒额䴓的喙色明显不同。此外,雄鸟具有独特的黑色眉纹,而雌鸟则下体带有肉桂色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尽管首次记录是在1989年的香港,但近年来观察频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在Tai Po Kau地区。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至中国东南部和大巽他群岛(巴厘岛除外),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普遍常见,但在越南北部较为稀少,中国境内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其他:绒额䴓在某些森林部落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例如Lotha Naga人认为猎杀它们会带来不幸。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绒额䴓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