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䴓(英文名:Chinese Nuthatch,学名:Sitta villosa),是雀形目䴓科䴓属的鸟类。俗名: 松树儿、贴树皮、桦木炭儿,直译: 中国䴓,小型的雀形目鸟类,分布于东北中国、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东南部。其头顶漆黑,眉纹雪白,上体蓝灰,下体从淡灰到橙红,雌雄异型明显。主要栖息于松林,偏好高海拔针叶林,以昆虫为主要食物。
外形特征:黑头䴓体型小巧,长约11.5厘米,体重8-11克。雄鸟头部漆黑,雌鸟则为蓝灰或暗灰。上体蓝灰,下体颜色从淡灰至橙红不等。脸颊雪白,眉纹清晰。喙细长尖锐,具轻微上翘感。翼羽及尾羽细节复杂,色彩层次丰富。两性异形显著,雌鸟冠部色泽不如雄鸟鲜明,下体颜色稍暗。
鸣叫特征:鸣唱多样,包括粗糙的“schraaa, schraaa”叫声,模仿欧亚鹊的叫声,以及清脆的“quip, quip”声和单调的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松林,有时会出现在大型公园和花园的针叶树丛中。夏季几乎完全依赖昆虫为食,冬季则增加种子和果实的比例。常在树顶活动,倒挂在小松果上,快速振动翅膀,偶尔飞扑捕食。成对或混群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4月底至5月初,通常在松树洞穴中筑巢,能自行啄洞或利用啄木鸟留下的洞穴。巢由树皮、兽毛和鸟羽构成。每年产一窝,每窝4-9枚卵,卵色白,带红褐色斑点,平均孵化期15-17天。
区别辨识:与滇䴓相比,黑头䴓的眼纹较窄且末端不散开,下体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在中国分布于青海东部至甘肃东南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辽宁半岛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及四川北部。在朝鲜北部和俄罗斯东南部也有记录。在韩国为罕见冬候鸟。
其他:历史记录显示,黑头䴓可能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存在,但确切身份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头䴓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头䴓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