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鹭(英文名:Humblot's Heron,学名:Ardea humbloti),是鹈形目鹭科鹭属的鸟类。大型涉禽,身长92至100厘米,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部和中部,偶尔出现在科摩罗群岛和马约特岛。该鸟全身羽毛深灰色,额头和下颏颜色更深,颈背羽毛延长形成冠羽,喙大而长,呈淡黄色,繁殖季变为橙色。通常孤独站立在浅水区,以中大型鱼类为主要食物。
外形特征:马岛鹭体型庞大,全长约92至100厘米。全身羽毛统一深灰色,头部两侧、下颏及冠羽为黑色。喙大而长,逐渐变细尖,通常黄色,繁殖季节转为橙色。眼睛和腿为淡色。幼鸟羽毛极暗,下颏为褐色。雌雄羽毛颜色相同。身体呈纺锤形,羽毛疏松,胸部有装饰羽,头部可能有冠羽,腿部覆羽。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灰鹭的低沉、持续0.5至1秒的‘karrr’或‘aaark’声,飞行时重复不定,巢中也会发出低沉的喙响。
生活习性:偏好活动于潮汐泥滩、红树林沼泽、浅海湾、河口及沿海生境,也可见于淡水湖泊、河流和稻田。主要食物为中大型鱼类,也可吞食比鸟喙大1.5倍的鱼类,曾有捕食48厘米长鳗鱼的报道,亦食甲壳类。被动觅食,长时间站立或缓慢行走,常在清澈浅水区或浮游植被上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明,可能全年发生,但当地级同步。在树上或岩石上用枝条筑巢,巢直径约50至70厘米。每巢产卵3枚,卵为蓝色。雌雄共孵卵,雏鸟晚成性。
区别辨识:与苍鹭和草鹭相似,但可通过其全黑的下颏、暗色的顶帽、一致的灰色羽毛、更粗壮的喙以及缺乏白色或栗色的羽毛来区分。飞行时翅膀更尖,头部更大,颈部弯曲较小,翼前缘无白色标记。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的西部和中部低地,海拔可达1500米。小群分布在科摩罗群岛和马约特岛。非洲大陆有零星记录,如坦桑尼亚赛卢斯禁猎区。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马岛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