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鹪鹩

Musician Wren Cyphorhinus arada

歌鹪鹩(英文名:Musician Wren,学名:Cyphorhinus arada),是雀形目鹪鹩科歌鹪鹩属的鸟类。以其复杂而美妙的歌声闻名,原生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小型鸣禽。其分布区域从低地至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在巴西,以“Uirapuru”之名被音乐、诗歌乃至民间传说所颂扬。

外形特征:成年歌鹪鹩长约12.5厘米,重18至24克。头部和颈部呈现酱红色,拥有醒目的橙色胸部,额部和眉纹橙色。眼周裸露皮肤环绕着蓝色的眼睛。肩部和背部呈棕黑色,有清晰的白色纵纹。下背部和尾部颜色较淡,尾羽为中等褐色,带有深褐色条纹。下颏、喉和上胸橙色,下腹和胸部棕色,翅膀内侧灰褐色。虹膜棕色,嘴灰黑色上部,灰白色下部,腿为黑褐色或灰白色。雌雄相似,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可能有不明显的腹部条纹。

鸣叫特征:其歌声是一系列清澈、迷人的哨音,音调变化极大,同一旋律反复多次,伴有细微变化,之后切换至不同主题,偶尔穿插低沉的咕噜声。叫声为刺耳的“churk”。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低层,活动范围从海平面至1000米,偶尔可达1400米。单独或成对出现,贴近地面活动,觅食时在落叶和地表碎片中搜寻。食物主要是昆虫、蜘蛛、甲壳类动物和浆果,偶尔跟随蚁群。通常不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较长,至少从7月至9月。巢为球形,颈部为漏斗状,入口较大,由树叶骨架和粗草制成,内部铺有少量大羽毛。每次产卵2枚,纯白色无光泽。在圭亚那,产卵期集中在7月;在苏里南,9月初可见刚孵化的雏鸟。

区别辨识:与其他鹪鹩科成员相比,歌鹪鹩具有独特的歌声和色彩模式。不同亚种在颜色和图案上有细微差别,如griseolateralis的衣领较薄,色调偏灰;interpositus缺少典型的衣领,脸颊呈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包括巴西、圭亚那、苏里南等地。偶尔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如委内瑞拉的1400米高度。

其他:歌鹪鹩的名声不仅限于其歌声,它还在巴西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传说和艺术创作的主题。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歌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歌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