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鹪鹩(英文名:Fulvous Wren,学名:Cinnycerthia fulva),是雀形目鹪鹩科棕鹪鹩属的小型鸣禽,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和玻利维亚。成鸟具红褐色顶冠,明显的白眼眉和褐色眼纹,整体羽毛呈现茶棕色。该物种包含三个亚种。
外形特征:茶色鹪鹩长约14.5厘米,雄鸟平均重18.4克,雌鸟平均重14.8克。头部具有淡色眼眉,上嘴至眼睛上方区域为淡肉色,与暗褐色颊部和红褐色顶冠形成对比;耳羽为肉桂色,部分成年个体面部可见白色羽毛(通常比棕褐鹪鹩更少)。背部红褐色,臀部更加偏红;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缘红褐色,闭合翼上有多条狭窄的黑褐色横纹;尾羽红褐色,有多条狭窄的黑褐色横向斑纹;喉咙为肉白色,胸部肉桂色,侧腹和大腿部位颜色更深,呈暗红褐色。眼色为坚果色;上喙黑色,下喙铅灰色;腿为深褐色。两性相似,幼鸟眼色较暗,头顶灰褐色。
鸣叫特征:其声音未正式描述,但在比较中被认为相对较为安静,尤其是与棕褐鹪鹩相比。
生活习性:栖息于潮湿的山地森林,海拔高度介于1500至3300米之间。通常单独或成对在灌木下层及地面附近觅食,有时会加入小群活动。其饮食组成尚不清楚。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行为的信息有限,已知一月份在玻利维亚发现处于繁殖状态的个体(拉巴斯、科恰班巴)。筑巢、求偶、交配、产卵等具体细节尚未详尽记录。
区别辨识:与棕褐鹪鹩相似,但体型更大,尾巴更长,眼眉更淡,尤其是C. f. fitzpatricki和C. f. gravesi两个亚种在冠部颜色、超眉纹和下体色调上有细微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某些地区相当常见,例如在秘鲁的Cock-of-the-rock Lodge。然而,总体上对该物种的了解仍然不足。
地理分布:分布于秘鲁东部安第斯山脉,主要位于库斯科大区;C. f. fitzpatricki分布在Vilcabamba山脉;C. f. gravesi从秘鲁南部的普诺大区向南延伸至玻利维亚中部的科恰班巴大区。
其他:曾被认为是的亚种,现在与棕褐鹪鹩和夏氏鹪鹩构成一个超物种复合体。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茶色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