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绣眼鸟(英文名:Lemon-bellied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chloris),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众多岛屿上的鸟类,自苏门答腊海峡至阿鲁群岛,常见于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以及众多较小岛屿。其自然栖息地主要为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红树林。红树绣眼鸟在体型上长约11-12厘米,拥有黄色橄榄色背部,明亮的黄色腹部,以及深灰色腿和黑色喙。
外形特征:红树绣眼鸟体型约为11-12厘米,体重介于9-14克。额头基部和眉线几乎纯黄,眼环白色,耳羽橄榄黄;头顶和背部呈黄绿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边缘黄绿;喉部和下体深黄色,两胁略带绿色。虹膜颜色从棕色到红棕色或淡黄棕色不等;上喙黑色或棕黑色,下喙蓝灰色;腿为板岩灰蓝色。雄雌相似,幼鸟下体更偏绿色,上体较灰绿。不同亚种在体型、喙型、下体色彩上有细微差异。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系列高音调杂乱音符的组合,是清晨和傍晚岛上常见的声音。叫声包括尖锐下降的‘cheep’声和类似麻雀的‘tweet’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次生林、开阔林地、灌木丛、红树林、海岸森林和沿海灌木丛,村庄中心和郊区花园,甚至人口密集的小岛。主要在近海水平高度活动,但在某些地区可达1200米。居民性,但有局部移动。以多种果实和昆虫为食,常与花蜜鸟和太阳鸟一起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苏拉威西岛为1月至2月,在小巽他群岛为9月至次年4月。巢由柔韧纤维构成,通常悬挂在离地面1.5-4米的树枝间,有时在树冠中。每窝产卵2-3枚,蛋色从浅蓝到雪白不等。
区别辨识:与当地其他绣眼鸟属物种比较,可通过其独特的黄色腹部、黄绿色的背部以及叫声来辨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生物地理区,具体包括爪哇岛北部和西部的岛礁,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印尼摩鹿加群岛中部和南部,以及新几内亚西部外的岛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树绣眼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