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绣眼鸟(英文名:Teardrop White-eye,学名:Rukia ruki),是雀形目绣眼鸟科大绣眼鸟属的鸟类。这种奇特的鸟类仅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丘克州(Truk)的Faichuk群岛中的四个岛屿上,包括Tol South、Onei、Paata和Polle岛,且在Mount Winipot的山顶雨林中最为常见。
外形特征:体长约14至14.5厘米,全身呈深橄榄褐色,具独特的白色泪滴状眼圈,腿脚橙红色。头部略显黑色,上体与下体颜色相似,翅膀主羽稍暗,虹膜呈红棕色。雄雌外观相同,幼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发出一连串悠扬的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密集的原生古老山地森林中,尤其偏好海拔400米以上的成熟森林,其中特有剧毒树种在当地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小型至中型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昆虫、绿正翅目昆虫和双翅目/膜翅目昆虫。觅食时会探查树枝内部、藤蔓和叶片缠结处。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4月,巢呈杯状,直径约7.5厘米,深度7厘米,由树皮条、苔藓和干草纤维编织而成,通常位于剧毒树顶部叶丛中,高度约20米。巢中有一只2至4天大的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母鸟承担更多喂养任务。缺乏其他繁殖信息。
区别辨识:与其他绣眼鸟相比,特鲁绣眼鸟具有更长的身体和独特的橙色腿脚,以及明亮的泪滴状眼圈,这些特征有助于其与其他种类区分开来。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特鲁绣眼鸟仅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的Faichuk群岛,具体包括丘克州(Truk)的四个岛屿:Tol South、Onei、Paata和Polle。
其他:由于栖息地范围极小且受当地人对剧毒树的厌恶影响,该物种面临严重的栖息地丧失威胁。自1895年发现以来,数量一直稀少,且易受自然灾害如大型台风的影响而灭绝。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特鲁绣眼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特鲁绣眼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