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鸦雀(英文名:Ashy-throated Parrotbill,学名:Suthora alphonsiana),是雀形目鸦雀科金色鸦雀属的小型留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灰褐色的整体色调,头部至颈部的深棕色与胸部的灰白条纹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西南部至越南北部的山地森林中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可达较高海拔。
外形特征:灰喉鸦雀体长约12.5-13厘米,体重8-13克。成鸟的头部至颈部呈深棕色,与上体的冷暗棕色形成鲜明界限;翅膀和尾巴深棕色,飞羽和三级飞羽边缘带暗棕色;脸部至头部侧面、颈部侧面和胸部为较暗的棕色灰色,喉咙更显灰白,有细窄的深色条纹;两胁冷暗灰色,腹部中部较为暗淡。虹膜呈淡灰或蓝灰色至棕色;喙呈暗粉色;跗跖粉红。幼鸟上体比成鸟更加均匀地带有栗色,头部侧面和下体颜色较为苍白,更均匀,带有肉桂色。不同亚种之间在色彩饱和度和色调上有细微差别。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山脚的阔叶林、竹林、次生林和灌木边缘地带。以昆虫、种子和花蕾为食,冬季依赖于藏匿在芦苇茎中的昆虫。在意大利北部的Brabbia沼泽自然保护区,已形成自给自足的繁殖群体,成为欧洲唯一自维持的种群。
生长繁殖:繁殖习性与生态需求类似其近亲,但在意大利的自然化群体中具体细节未知。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区内,筑巢、产卵和育雏的详细过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区别辨识:与棕头鸦雀相比,灰喉鸦雀的头侧和颈部呈现褐色灰色,喉部和胸部具有灰色纵纹。在意大利发现的种群可能是灰喉鸦雀或其近亲棕头鸦雀,或两者混合,甚至可能是杂交种。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包括四川北部及西部、云南南部及东南部,海拔高度从320米到1800米,局部地区可能更高。在意大利北部Brabbia沼泽自然保护区有一自然化群体。
其他:在意大利的种群可能是逃逸的笼鸟后代,已建立稳定的繁殖群体。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喉鸦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喉鸦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