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林莺(英文名:Sardinian Warbler,学名:Curruca melanocephala),是雀形目莺鹛科 Curruca 属的鸟类。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典型莺科鸟类,广泛存在于南部欧洲至亚洲东部的地中海末端。其特征显著,雄鸟拥有黑色头部与白色喉部的鲜明对比,雌鸟则色调较暗,头部呈灰色。该物种常见于各种温暖的低海拔环境,包括灌木丛、开阔的森林、花园、海岸植被、橄榄树、杏树、果园、柑橘园、葡萄园以及富含灌木的松树林,尤其偏好密集的低矮栓皮栎森林。
外形特征:雄性黑头林莺具有光泽的黑色头部,与白色喉部形成强烈对比,背部灰暗,眼圈红色,雌鸟头部灰暗,体色较淡。成年雄鸟头部黑色,上体深灰,翅膀与尾巴黑色带灰色边缘,下体灰白,眼圈粉红橙色。雌鸟头部中灰至暗灰,上体变化多样,下体奶油色带橄榄棕色侧面,眼圈通常较雄鸟淡。幼鸟颜色较暗,头部棕色,上体棕色,翅膀比成年更棕色,下体广泛带黄色调,眼圈灰色。
鸣叫特征:鸣唱快速而沙哑,通常由‘ctret-tret-tret-tret-tret’或‘tetwtweer-tik-tik-tik’组成,中间夹杂着耳语声。叫声为干涩的‘tseck’。
生活习性:适应多种温暖的低海拔生境,包括灌木丛、开阔森林、城市与郊区环境、废弃农田、干燥海岸,以及橄榄、杏树、果园、柑橘园、葡萄园等作物。能在火灾后的地中海生境迅速重建种群。冬季在北非、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和苏丹的沙漠灌木、花园、柽柳、红树林边缘、干枯的金合欢草地、枣椰树和仙人掌灌木中发现。迁徙模式部分迁徙,岛和沿海群体多定居,内陆和北方群体迁徙比例增加。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3月至6月,一至三窝,多为两窝。雄鸟最早2月开始鸣唱,巢主要由雌鸟建造,位于灌木丛或小树中,离地面30至60厘米高。每窝产3至5枚卵,孵化期12至15天,双亲共同育雏,巢期12至13天。雏鸟离巢后与父母共处2至3周。
区别辨识:与门氏林莺形成超种,两者皆有白色颊部和浅色喉咙,雄鸟头部黑色,眼周裸露。与东部亚高山林莺关系最近,后者雄鸟头部上部深灰色,但共享相似特征。与Rüppell's warbler和塞浦路斯林莺的暗喉超种有相似的白色颊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涵盖欧洲最南端和土耳其及地中海东部末端。非繁殖区域主要在北非。分布可达1200至1300米海拔,最高记录在西北非达1800米。
其他:自19世纪以来,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地,其繁殖分布有所扩大。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头林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