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色噪鹛(英文名:Scaly Laughingthrush,学名:Trochalopteron subunicolor),是雀形目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覆盖着广泛的黑色边缘鳞状斑纹,翼部呈较淡的黄色,带有些许蓝灰色高光。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西北部的东洋界,栖息于山区森林及开阔灌丛的近地面处,主要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
外形特征:纯色噪鹛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身长23至25.5厘米,体重50至76克。头部为橄榄褐色,略带灰色,有明显的黑色边缘鳞状斑纹,尤其是在眉区。上体羽色为光泽的橄榄棕色,翼部边缘为黄色,尾部为橄榄棕色,尾羽外侧有窄的灰白色尖端。下体颜色较浅,腹部为淡橄榄色,而下腹、大腿和臀部为深赭棕色。初级覆羽为光泽的橄榄棕色,次级飞羽的外缘较淡,主飞羽的外缘为黄绿色至白色。眼睛为稻草黄色至浅灰色,有时为棕色;喙为黑色或黑褐色;腿为角棕色至黑色。幼鸟的上体和胸部颜色比成鸟更暖,鳞状斑纹不那么明显,尾尖的白色部分较小。griseatum亚种的上体颜色略显橄榄色,头冠比指名亚种更深的板岩灰色;fooksi亚种的头冠更深、更板岩灰色,上体和尤其尾部更为锈色,喉咙为黑色,下体鳞状斑纹更强且更完整。
鸣叫特征:纯色噪鹛的鸣叫声包括重复的、较为尖锐的高音哨声“whiu-whiiiu”和“whi’ii’i, whi’ii’i”。其歌声亦被描述为“fizzit-súúúéééér”(“fizzit”音高且短,其余音节长且陡峭地上升后再下降),以及口哨般的“fwee-zleezleeze”(第一个音符强调且最长,其他音符快速连续发出)。叫声包括低沉的嗡嗡声“thriiii”与高音尖叫交织,以及类似芦苇的、脆裂的、快速的“tr’rt’rt’rt’rt’rt’…”连发,音调可变,有时会变成更高强度的上扬尖叫。
生活习性:纯色噪鹛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偏好浓密的下层植被环境,包括次生林、黑莓(Rubus)灌木丛、矮杜鹃花丛和竹林,海拔高度从1500米至3960米,局部地区冬季低温时可降至800米。在不丹,夏季海拔高度为2000至3400米,冬季则似乎不会高于2400米。这种鸟通常成小群活动,靠近地面。
区别辨识:与相似物种蓝翅噪鹛的区别在于后者体色更偏棕色,有更宽的蓝色翼部和狭窄的黑色眉线。纯色噪鹛具有黄色橄榄色的翼缘和白色尖端的尾巴,但没有眉线。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西北越南,具体包括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和越南的山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纯色噪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纯色噪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