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翅噪鹛

Moustached Laughingthrush Ianthocincla cineracea

灰翅噪鹛(英文名:Moustached Laughingthrush,学名:Ianthocincla cineracea),是雀形目噪鹛科Ianthocincla的鸟类。最显著的特征是淡棕色体羽搭配蓝灰色翼板,头冠深暗,眼周白色。分布广泛,见于中国东部至印度东北部,包括中国的甘肃、陕西、江苏、上海、福建、广东、香港、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东部以及昌都等地,亦在越南北部有记录。

外形特征:体长约21-24厘米,体重43-55克。成鸟沙褐色,头部有黑色冠羽、胡须纹和尾尖,头部侧面灰白。雄雌相似,幼鸟整体更红褐色,缺乏明显的头部图案,仅保留眼后条纹。成鸟具黑冠延伸至颈背,上体灰褐,翼上黑色初级飞羽覆盖,形成醒目灰色翼板;尾羽红褐,带宽黑亚端斑和白色尖端;面颊灰白,胡须纹黑色,下喉和胸粉白,腹部淡黄,腿肉色或灰褐色。

鸣叫特征:发出上升的颤音鸣叫。

生活习性:偏好山地森林中的浓密灌丛和荆棘环境,有时接近村落。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于地面或附近觅食,以小甲虫和其他昆虫为主食,也摄取种子、浆果和小型果实。在中国四川,已观察到它们翻找牛粪堆寻觅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3月至10月,筑巢于低矮灌木或竹丛中,巢呈松散杯状,由苔藓、叶子、草根和细枝构成,内衬更细的茎和其他物质。每次产卵2-4枚,蛋色为蓝色或浅绿蓝。在四川的研究显示,它们可能合作繁殖,群体包含成年鸟和前一年繁殖季的后代,助手参与筑巢、孵化和喂养。

区别辨识:与同属物种相比,灰翅噪鹛具有独特的胡须纹和灰色翼板,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范围内似乎相当常见,包括在四川峨眉山保护区。全球种群规模未知,但因持续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推测数量正在缓慢减少。

地理分布:在中国的分布范围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至东部的江苏、浙江、福建,南至广东、香港、广西,西至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东部。在越南北部的喀斯特石灰岩森林中也有记录,包括越南的Trung Khanh自然保护区。

其他:曾被归入Garrulax属,但2018年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将其移至复活的Ianthocincla属。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翅噪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翅噪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