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几维(英文名:Great Spotted Kiwi,学名:Apteryx haastii),是鹬鸵目鹬鸵科鹬鸵属的鸟类。又称大斑鹬鸵,是新西兰南岛特有种。其体长50-60厘米,雄鸟体重介于2.5千克之间,雌鸟则更重,可达4千克。该物种拥有独特的梨形身材,覆盖着柔软的毛发状羽毛,没有尾羽,无法飞行。大斑几维主要栖息于新西兰南岛西北部的本土森林、灌木地和高山草甸,偏好高海拔环境。
外形特征:大斑几维是一种大型、灰色至棕褐色的无翼鸟,雄鸟体重1.215-2.610千克,喙长90-100毫米;雌鸟体重1.530-3.270千克,喙长125-135毫米。其外观圆润,无可见尾巴,拥有非常长而笔直的喙和短粗的腿,羽毛呈现类似头发的质地。头部颜色为深黑色至灰色,眼睛下方有一块较暗色区域,喙基周围有长黑毛。后颈和背部为黄色至带红褐色,不规则地横纹黑色,个体间差异显著。下部体色为浅灰色,带暗色横纹,腹部颜色更浅,微带土黄色。虹膜为深棕色,喙色从淡角质色到粉红色,有时上颌为灰色;腿色为棕色,趾爪为白色,带有变异性深色色素。
鸣叫特征:雄鸟发出一系列沙哑上升的高音口哨声,带有颤音,持续1-1.5秒,可重复多达25次,间隔1-2秒。雌鸟的哨声更低沉,节奏更慢,最多重复20次。双方在争斗时会发出咆哮声,在警戒时发出类似喷嚏的喘息声。
生活习性:大斑几维主要栖息在新西兰南岛西北部的多种生境,包括苔藓湿润的南方山毛榉森林、干燥的豆杉和硬木林、灌木覆盖的海岸牧场以及高海拔的草甸,海拔从海平面至1500米,尤其集中在700-11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区域。它们是夜行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幼虫、蚯蚓、夏季的大蟋蟀和蜘蛛,也会捕食蜗牛、淡水小龙虾、落叶和果实。它们通过在土壤和自然凹陷处探测寻找食物,利用喙穿破蜗牛壳。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7月持续至11月,雌鸟有时会在低地地区进行多配偶制。家庭单位占据特定领地,平均大小约为28公顷,成年个体的领地大于亚成年个体。巢建于自然凹陷处、植被下或鸟类自行挖掘的短洞穴中,洞穴至少深50厘米,末端铺垫厚厚的植物材料。领地面积在沿海森林为8-25公顷,在亚高山环境为12-26公顷。每窝产一枚白色带淡蓝或绿色调的蛋,尺寸为120-130×69-85毫米,重量可达400-470克。雌雄双方共同孵卵,雌鸟在夜间孵卵,孵化期未知。雏鸟出生时已完全长有羽毛,大约一周后独自离开巢穴,独立年龄未知。
区别辨识:与小斑几维相比,大斑几维体型更大,外观更灰色,羽毛图案更规律,黑斑更大。成年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雌鸟体型更大,喙更长。与新西兰秧鸡相比,大斑几维喙明显更长,无尾巴,叫声为多音节。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南岛西北部,包括从西北纳尔逊至布尔勒河、帕帕罗阿山脉,以及从上赫鲁尼河至亚瑟通道的区域。部分小群体生活在南方阿尔卑斯山脉东部。
其他:大斑几维具有较长的平均寿命,可达30-40年。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大斑几维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大斑几维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