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鹩鹛

Long-billed Wren-Babbler Napothera malacoptila

长嘴鹩鹛(英文名:Long-billed Wren-Babbler,学名:Napothera malacoptila),是雀形目幽鹛科鹪鹛属的小型鸟类,以其长而略向下弯曲的喙著称。该鸟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东北部延伸至中国南部,栖息于山地湿润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长嘴鹩鹛是一种体型小巧、几乎无尾的褐色鸟种,体长约11-12厘米,体重约18-21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非常长且略微向下弯曲的喙。头部、颈部和侧面覆盖着带有细小淡色羽轴纹的棕色羽毛,背部羽毛较长,呈棕色,饰有长长的淡色羽轴纹。面部(眼上、颊部、耳羽和嘴角区域)色调更偏红棕色,比头顶颜色稍浅,带有精细的淡色条纹。下巴和喉咙为淡黄色,胸部和侧翼的长羽毛上有棕色和淡色条纹,腹部中部颜色较淡,两侧较深,大腿和臀部呈锈红色。眼睛颜色为浅红棕色到棕色,喙色为暗角棕色,尖端较浅,腿为淡灰肉色,带棕色或淡紫色角质色调。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幼鸟尚未具体描述。

鸣叫特征:长嘴鹩鹛的鸣唱是一段短暂(0.4秒)清澈的哨声,音调为‘chiiuuh’或‘fyeéér’,音调平滑下降但音量渐增,每隔2至10秒发出一次。还有一种类似的‘fééyew’叫声,起始急促,仅轻微下滑,迅速变得柔和且音调陡降。当兴奋时,可能间歇性地穿插1至3次快速重复的‘chip’wu’或‘chitt’wu’短语。

生活习性:长嘴鹩鹛主要栖息于地面或接近地面的浓密植被中,活跃于山脚和山地阔叶林的落叶层。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偏好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觅食。

区别辨识:长嘴鹩鹛通过其长而弯曲的喙与同属其他物种区分开来,这是其独有的特征。此外,其身上的长而明显的淡色条纹也是辨识的关键。

地理分布:长嘴鹩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涵盖从印度东北部至中国南部的区域,主要栖息于山地湿润森林。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长嘴鹩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长嘴鹩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