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雀鹛(英文名:Nepal Fulvetta,学名:Alcippe nipalensis),是雀形目雀鹛科雀鹛属的小型鸟类,长约13.5厘米,重约13至18克。其特征为顶冠呈灰色,有明显的白色眼圈和黑色眉纹,上体色调偏棕色,喉部和腹部接近白色。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西南部,包括中国、日本、台湾等地。
外形特征:成年白眶雀鹛具有淡棕色至灰色的顶冠和背部,上体羽色更偏棕色,翅膀和尾巴带有温暖的赭色。眼周有显著的白色眼圈,眉纹为黑色,脸颊、下颚和颈部侧面为浅棕色。喉部中心和腹部呈白色,两侧逐渐变为灰白色。虹膜为棕色,喙基部呈淡角质色,脚为粉棕色。雌雄相似,幼鸟的上体和下体颜色较成鸟更暖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由嘈杂的叽叽喳喳声组成,歌声为一系列较为尖锐的音符,节奏缓慢,与‘灰颊’雀鹛的歌声类似,但平均速度更慢。
生活习性:白眶雀鹛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湿润落叶林、森林边缘、次生林和竹林地带,海拔高度从245米至2285米不等。它们通常以小群活动,冬季在阿萨姆邦的纳梅里国家公园可见其踪迹,暗示着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垂直迁移。它们主要以昆虫、花蜜和浆果为食,特别是在非繁殖季节的9月至2月,浆果是其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眶雀鹛通常与其他小型鸣禽混群觅食,快速移动于灌木丛和低树冠中,偶尔也会在地面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3月至7月。巢由两性共同建造,通常是一个精致紧凑的深杯状,偶尔松散编织,半透明,主要由枯死的竹叶、细草、蕨类植物叶片、细根、苔藓根、细黑根、树皮纤维和撕裂的棕榈树皮构成,有时用蛛网加固,内部铺垫有苔藓根、细根和暗色纤维。巢置于距地面0.3至1.5米高的灌木、竹丛、藤蔓或灌木丛中。每窝产2至5枚蛋,通常为3至4枚,颜色为中国白至带粉红或红色调的白色,表面点缀或散布着红褐色到紫红色的斑点或斑块,由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约为12天。关于雏鸟的抚养周期尚无具体信息。
区别辨识:与台湾雀鹛(,特别是yunnanensis亚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顶冠和颈背的棕色调、更显著的黑色侧冠纹、上体的棕色倾向、眼圈的白色更为明显、喉部和腹部接近白色,而下体较少呈现皮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西南部,具体包括尼泊尔(245-2285米)、不丹(600-2000米)、印度(300-2100米,包括阿萨姆邦的山脚至最高峰)、西藏(900米)、缅甸(440-2400米)。在中国大陆,见于西藏东部。
其他:在日本现代鸟类学和人类学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在一篇题为《台湾野人的鸟占》的文章中被提及,使得日本科学家能够对其进行后续研究和识别。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眶雀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