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眉雀鹛(英文名:Black-browed Fulvetta,学名:Alcippe grotei),是雀形目雀鹛科雀鹛属的鸟类。小型雀形目鸟类,身长约15.5至16.5厘米。其显著特征为暖棕色的背部和尾巴,腹部呈淡色,头部灰暗,最引人注目的是黑色的眼线,优雅地上扬过眼睛上方。分布于泰国东南部、柬埔寨东部、老挝中部至南部以及越南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常绿森林。
外形特征:黑眉雀鹛的冠部和颈背为暗灰色,逐渐变为上体的暗红褐色,翅膀和尾巴颜色相近。眼先至头顶有一条黑色纹路,眼后方的超眼纹也呈黑色,延伸至颈背形成侧冠纹。脸颊、耳羽和眼上区较冠部略浅,下颊区至喉部转为白色至淡黄白色,胸腹部颜色渐变,两胁和大腿部分偏红褐色。虹膜淡灰至棕色,眼环白而微断,喙黑色或蓝灰色,腿灰色至红灰色。与相似种相比,体型较大但尾稍短,头部和颈部带有褐色调,上体更显红褐色,眼环不明显。雌雄外观相似,幼鸟颜色比成鸟更深,头部更偏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一系列单调而哀婉的短语,如“yu-chi-chiwi-chuwoo”,“yu-uwit-ii-uwoo”。受惊时发出刺耳的滚动声,如“wit-it-itrrrt”,“wittritt”。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高达1200米的阔叶常绿和半常绿森林,也见于砍伐后和次生林以及灌木丛。通常以小群或中等规模的群体活动,常与其他物种混合,包括其他莺鹛科鸟类,是混合觅食群的核心成员。觅食主要在中层树冠和下层植被。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越南为2月至7月。巢为轻巧的杯状,固定在悬垂的蕨类植物茎上,离地面约1米。每窝产卵3枚。关于繁殖行为的其他信息尚缺。
区别辨识:与山雀鹛相比,黑眉雀鹛体型更大,尾部更短,头部和颈部颜色更偏向褐色,上体更显红褐色,眼环不明显。两者在海拔分布上有明显差异,黑眉雀鹛主要分布在400米以下,而山雀鹛则在900米以上。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分布区内常见,特别是在老挝的Xe Pian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Dong Hua Sao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Phou Xang He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越南,东托金(Cuc Phuong国家公园)、北安南(Bach Ma国家公园)和科钦支那(Nam Bai Cat Tien国家公园)等地也有局部常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泰国东南部、柬埔寨东部、老挝中部至南部以及越南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常绿森林。
其他:黑眉雀鹛与山雀鹛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但两者在形态和鸣叫上存在差异,且海拔分布不同。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眉雀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